第06:点拨·语文揭秘·如何有效积累高考作文的事例素材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4年01月10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有效积累高考作文的事例素材
  ■徐迎风

  要写出一篇成功的考场作文,因素有很多,如审题精准、立意深刻新颖、构思巧妙、结构精巧、语言准确而有表现力等。其中还有一个很关键的是:新颖、丰富的事例素材。一些同学写起作文来心中没底、难以下笔,只好敷衍了事,草草收兵,一个主要原因是平时没注意有意识地积累事例素材,造成应试时素材的极度贫乏,连基本合适的素材都拿不出,更遑论新颖独特的素材了。 

  素材有多种,本文探讨的主要是事例素材。相比于名言警句等思想立意类素材、美词佳句等表达类素材来说,事例素材是真正重量级的。高考作文虽说文体不限,但就本质来划分,不外乎是叙事和说理这两大类。就叙事类文体而言,事例素材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再精准的审题、再高明的立意都要好的事例素材去表现、去承载,相反,就算立意一般的文章,如果能有一个好素材去表现,文章也会相当出色。说理类文体也是如此,好的论点也需要事例素材充当事实论据给论点以强有力的支撑。总之,不论哪种文体,事例素材都是主力军,是文章内容的主干。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换言之,坛中有米,巧妇不愁。更进一步,如果坛中不仅有米,而且是泰国香米,那巧妇岂不可大展身手,更加轻松自如地做出美味佳肴。如果经过平时的积累,我们拥有了大量新颖、鲜活、独特的事例素材,写起应试作文来就会更加得心应手、轻松自如。此外,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有了大量的素材积累,还可以定军心,稳心态,节省构思时间,甚至还能在素材与审题立意的碰撞中激发灵感,开阔思路。可以说,解决了事例素材的问题,应试作文就成功了一大半。积累事例素材对写好应试作文真的很重要。

  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养成积累事例素材的习惯,建立起自己的事例素材库。那么,怎样才能有效积累事例素材呢?

  一、广开“材”源

  素材到哪里去找?很多同学可能认为这是个问题。手头上的资料有限,而且都是大家熟悉的,搞不好会出现素材雷同的情况,怎么办?其实,只要你真正用心来做这件事,用自己个性的审美的眼光来留意这件事,你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好素材。下面介绍几个易被大家忽视但有着丰富事例素材的“材”源。

  1. 自己的日记、周记和平时的作文簿。这里面有大量的别人无法复制的经历和感受。可以从中精心挑选出一些自己感受深的、自己认为满意的、感动过自己的或老师评价高的来作积累。这些事例素材来自自己的生活体验,真实、鲜活、感人,而且有些是通过高分检验的,像被老师评过高分的一些习作。

  2. 各级党报。如《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和广东的《南方日报》等。这些党报是全国或地方社会热点问题的权威发布者和评论者。特别是《中国青年报》,里面的一些时评和深度报道,不仅材料翔实,而且态度客观公允,分析深入透彻。积累并运用这些素材,能让自己的文章贴近社会和时代,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如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新华社记者采发了几篇长篇通讯,各级党报都作了转载。通讯中有最权威精确的震情介绍,有鲜活真实感人的第一手材料,有精辟深入的分析概括,有准确生动的语言。2009年高考,如果四川有考生考前留意了这几篇通讯,就《坚强》这个题目而言,肯定能写出高分作文。

  3. 时文类书刊。据报道,有多篇高考满分作文所选用的事例都出自或模仿自《小小说选刊》《读者》《青年文摘》等刊物,这足以给我们提供一个启示。上述时文类刊物中,都有大量的叙事类文章,有的朴实感人,充满温情,有的事例奇特壮美,极具震撼性力量,有的构思新颖独特,有的富含哲理,给人以深刻启迪。选择一些精粹者积累下来,在考场上灵活运用,很有可能成就一篇考场佳作。

  4. 历史文化散文。近年来文坛上有一些散文大家热衷于写一些关于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所谓大文化散文,余秋雨先生可为代表。这类散文中,不仅有具体翔实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再现,更可贵的是,有作家对历史人物时事件的精当深刻见识卓著的分析,且语言华美。同学们在高考作文中写得最多的一些历史文化名人和事件,如屈原、陶渊明、苏东坡、林则徐等,还有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些散文大家笔下都有涉及。余秋雨先生的《苏东坡突围》可为代表。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相约高中·开卷读悟·要有一颗争夺冠军的心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点拨·语文揭秘·如何有效积累高考作文的事例素材
   第07页:点拨·语文揭秘·如何有效积累高考作文的事例素材
   第08页:点拨·语文揭秘·高考诗歌诗眼赏析类考题有效突破支招
   第09页:点拨·语文揭秘·高考诗歌诗眼赏析类考题有效突破支招
   第10页:点拨·语文揭秘·高考诗歌“形象意境赏析”题解题指津
   第11页:点拨·语文揭秘·高考诗歌鉴赏“词句含意理解”题解题点拨
   第12页:点拨·语文揭秘·高考诗歌鉴赏“分析语言特色”类题型考点突破
   第13页:点拨·语文揭秘·高考诗歌鉴赏意境题解题技巧
   第14页:点拨·语文揭秘·在积累反思中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第15页:点拨·语文揭秘·高考诗歌抒情方式鉴赏备考指导
   第16页:点拨·语文揭秘·高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识判分析例谈
   第17页:点拨·语文揭秘·高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识判分析例谈
   第18页:点拨·语文揭秘·高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识判分析例谈
   第19页:点拨·数学有数·函数、导数与不等式考前预测
   第20页:点拨·数学有数·函数、导数与不等式考前预测
   第21页:点拨·数学有数·函数、导数与不等式考前预测
   第22页:点拨·数学有数·高考数列命题热点探析
   第23页:点拨·数学有数·高考数列命题热点探析
   第24页:点拨·数学有数·高考数列命题热点探析
   第25页:点拨·数学有数·高考数列命题热点探析
   第26页:点拨·数学有数·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题时的常见错误分析
   第27页:点拨·数学有数·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题时的常见错误分析
   第28页:点拨·数学有数·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题时的常见错误分析
   第29页:点拨·数学有数·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题时的常见错误分析
   第30页:点拨·数学有数·高考不等式专题复习
   第31页:点拨·数学有数·高考不等式专题复习
   第32页:点拨·数学有数·高考不等式专题复习
   第33页:点拨·数学有数·高考不等式专题复习
   第34页:点拨·数学有数·圆锥曲线中一类斜率关系题
   第35页:点拨·数学有数·圆锥曲线中一类斜率关系题
   第36页:点拨·数学有数·圆锥曲线中一类斜率关系题
   第37页:点拨·英语胜经·谈谈from +where引导的从句
   第38页:点拨·英语胜经·谈谈from +where引导的从句
   第39页:点拨·英语胜经·语法填空题中的信号词 and
   第40页:点拨·英语胜经·虚拟语气的考点归纳与解题指导
   第41页:点拨·英语胜经·虚拟语气的考点归纳与解题指导
   第42页:点拨·英语胜经·语法填空考点分析与解题指导
   第43页:点拨·英语胜经·语法填空考点分析与解题指导
   第44页:点拨·英语胜经·语法填空考点分析与解题指导
   第45页:点拨·英语胜经·比较汉英句式差异,形成正确的英语主谓意识
   第46页:点拨·英语胜经·形容词短语与过去分词短语作后置定语的区别
   第47页:点拨·英语胜经·攻克阅读中的生词五招
   第48页:点拨·英语胜经·基础写作“五步”法
   第49页:点拨·英语胜经·基础写作“五步”法
   第50页:点拨·英语胜经·基础写作“五步”法
   第51页:点拨·文综解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第52页:点拨·文综解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第53页:点拨·文综解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第54页:点拨·文综解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第55页:点拨·文综解密·创新物理实验的复习备考策略
   第56页:点拨·文综解密·创新物理实验的复习备考策略
   第57页:点拨·文综解密·创新物理实验的复习备考策略
   第58页:点拨·理综高参·微元法的易错例析
   第59页:点拨·理综高参·微元法的易错例析
   第60页:点拨·理综高考·深度挖掘 巧妙处理
   第61页:点拨·理综高考·深度挖掘 巧妙处理
   第62页:点拨·理综高考·深度挖掘 巧妙处理
   第63页:点拨·理综高考·广东高考化学选择题的考点剖析
   第64页:点拨·理综高考·广东高考化学选择题的考点剖析
   第65页:点拨·理综高考·广东高考化学选择题的考点剖析
   第66页:点拨·理综高考·广东高考化学选择题的考点剖析
   第67页:点拨·理综高考·广东高考化学选择题的考点剖析
   第68页:操练·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仿真训练
   第69页:操练·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仿真训练
   第70页:操练·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仿真训练
   第71页:操练·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仿真训练
   第72页:操练·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仿真训练
   第73页:相约高中·校长论坛·传承华附办学理念,培育先进校园文化
   第74页:相约高中·校长论坛·传承华附办学理念,培育先进校园文化
   第75页:封三
   第76页:封底
如何有效积累高考作文的事例素材
广东教育高中版点拨·语文揭秘·如何有效积累高考作文的事例素材06如何有效积累高考作文的事例素材 2014-01-10 2 2014年01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