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操练·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仿真训练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4年01月10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仿真训练
  离愁别恨。留恋山间桃花的诗人却留不住匆匆流逝的光景,此去天涯,而天涯永无尽头,漂泊的命运也不会就此结束。一个“又”字既是过去有过,或许也在说未来还会有。

  8.(1)此诗写诗人身处异乡怀念故里之情。诗的二三联将客居武昌,独宿高斋的孤寂,与夜雨江汉的凄迷之景融和无间,桑梓情怀油然而生。

  (2)这两句诗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以雁衬人,相辅而相成,在对雁的发问中,抒发无计消除的思乡之痛。

  9.(1)“荞麦一畦花似星”,路边的一畦荞麦花开朵朵,洁白的小花在夜空下恰如繁星点点,点缀着寂静的田野。“花似星”,一个贴切的比喻,恰如给清新朦胧的夜行田野背景图上点缀上几多亮色,成为夜行画卷上不可或缺的部分。

  (2)前一联是写夜行的所闻所见:风里传来村中舂米的声音,隔着树林依然可以看到远远的村庄还有点点灯火。后一联则是集中写夜行所见:虽然月亮已经落下去了,可田野里的小路依稀可辨,一地的荞麦花开如点点星星。全诗以“灯火”、“月落”点扣“夜”,以“村舂未肯停”、“隔林灯火”、“路能辨”、荞麦“花似星”写“行”之所见所闻。可见全诗是句句扣题而作。

  10.(1)独自漂泊异乡,“疏窗”“孤灯”,秋夜已难熬。再听到南归的雁叫,更易牵扯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故曰“第一雁声听不得”。

  (2)同意。本是自己在深秋雨夜惊梦怀远,却落笔于千里之外的故人——千里之外的故人此刻正独坐窗前,疏窗孤灯对不眠。此为一妙。“一样”何指?显然是说自已也是疏窗孤灯。读此句,我们仿佛能看到抒情主人公与思念的故人相隔千里却同样在这个深秋雨夜,孤灯独坐,静听牵扯情思的秋虫低鸣,遥想着远方的故交。此为二妙。(意思对即可)

  11.(1)①“千家笑语”扣合诗题,除夕,合家团圆的日子,夜已深,依然其乐融融、欢声笑语不断。②反衬,以乐景衬哀情。在这种欢乐详和的浓浓的节日氛围中,孤独的异乡人则显得更为孤独。

  (2)①第三句“人不识”最为传神。时节是万家团圆、千家笑语的除夕,“我”却“悄立市桥人不识”,举目无亲,完全不能融入这种欢乐的节日氛围中,平添几多愁思,自然有一种“独在异乡为异客”式的特殊时节的游子的孤独。②第四句“看多时”也很耐读。既然“人不识”,那就举头望月吧。可惜除夕无月,只能独望孤星,心中的孤苦溢于言表。

  12.(1)“悔薄情”最妙。“泪咽却无声”,昔日的恩爱夫妻,如今已是阴阳永隔,对着遗照,无声咽泪,这岂是能做作而成?本欲借作画排解心中对亡妻的思念,可一想到亡妻在时的音容笑貌,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伤感之情怎能自禁,“盈盈”,充溢心中的情感已化作伤心之泪倾泻而出——“一片伤心画不成”。没有当初的一往情深,怎会有而今的这种血和泪的真情流露。正因为词人今日思念伤感之深,才会觉着昔日夫妻厮守对爱妻“薄情”,实属传神之笔。

  (2)情景交融。孤寂长夜,雨落嘀嗒,檐铃轻摇,音响凄凉,在这凄苦孤寂的长夜中,词人思念亡妻伤感浓情亦如漫漫长夜一样绵长,泪流尽,心正伤。正所谓景真情切,情景交融,言有尽而意无穷。

  13.(1)山中赏盛开秋菊,观夕阳西下,听晚鸦归巢,此其一乐;归隐山中,教儿孙种植桑麻,远离尘世烦嚣,此其二乐;煨香芋煮新茶,迎亲待客,至纯至朴,此其三乐。(一点1分)

  (2)“数椽茅屋青山下”大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之境。“是山中宰相家”更是以陶弘景自比,清逸洒脱、心志淡泊的隐士情怀凸显。“富贵休夸”则更是显现作者淡功名利禄的心迹。前后组合,高蹈归隐情怀凸显,雅自不必说;(2分)“种桑麻”、“煨香芋”、“煮嫩茶”,却又是纯朴的山民生活的写照,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似以此时时提醒读曲人,作者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只是较之官场,他更愿来到这远离尘世的山间做个自食其力的农夫。同时用语质朴,韵律上口入耳。正可谓雅中有俗,俗中有雅,深得曲家造语之妙。(2分)(意思对即可)

  14.(1)上片通过绿芜墙、青苔院、芭蕉、蝴蝶、垂帘等意象,展现了庭院清幽、静谧的气氛。下片以动衬静,借飞燕轻语、杨花飘转、簸钱声等动态景象衬托静景,最后一句点出少妇酣睡之态,更显春日的寂静美好。

  (2)如“绿芜墙绕青苔院,中庭日淡芭蕉卷”一句,意境清雅,词语具有鲜明的色彩感,可见语言之清丽。“玉钩双语燕,宝甃杨花转”一句,玉钩、燕、宝甃、杨花等意象,皆具绮丽柔美之感,体现了婉约词的特色。又或“绿窗春睡轻”一句,以“轻”字巧妙传神地点出春睡春梦的清浅,迷离恍惚,表意极为含蓄委婉,充分展现婉约之风。

  15.(1)比兴(或比喻)手法,以树起兴,借叶落枯黄之景比喻诗人年华老去;灯下白头,也有风烛残年的隐喻,表现了悲秋自怜的感慨。或:使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借秋风落叶、秋雨纷飞之景,烘托了萧瑟悲凉的气氛,表现了诗人因年老而孤独悲伤之情。

  (2)前四句通过静夜荒村,陋室贫士,寒雨黄叶,昏灯白发一系列意象,构成了一幅辛酸而悲哀的生活图景。后四句直揭诗题,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前半首和后半首,一悲一喜,悲喜交感,正反相生,更深化、突出了心中的悲意。

  16.(1)词的开头,积雪消尽,春回大地,使作者突然惊觉元宵赏灯观花的佳期将至,勾起对时光流转的感慨。(2分)作者在初春雨中独倚栏干远望,不仅感到身上的寒意,还感到离家千里的悲凉。(2分)

  (2)作者之所以说“莫把栏干频倚”,是因为常常倚栏远望也只能看见重重叠叠的烟水,看不见京华故里。更兼此际暮云浓重,无情地把视野遮挡,进一步加重了作者思乡而不得归的愁苦。(3分)

  17.(1)“只高城人隔”的意思:可只是高高的城墙分隔了情人与我。(2分)词的上片写的是行客与情人分别,走过满栽柳树的道途,乘船漂泊,回头只见城外的南山似在送别,城内的情人却已看不见了。(2分)

  (2)下片第一句实写如今园林如画,溪水青碧,风光绮丽;“算”字引出后四句的虚写(想象):他日重回此地,美境难再,我的鬓发将变白,桃花的鲜艳颜色也早已褪去。(2分)想象中的凄凉深化了现实中离别的不舍之情。(1分)

  18.(1)颔联一俯一仰,写出了动人的春景、春情、春色。前句写习飞的幼雏,无力高翔,只是在双亲的引导下,在花丛中时起时落,此写低处所见;后句写鸠鸟的叫声引着诗人向高处望去,原来不甘寂寞的鸠鸟正满怀希望地唱着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相约高中·开卷读悟·要有一颗争夺冠军的心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点拨·语文揭秘·如何有效积累高考作文的事例素材
   第07页:点拨·语文揭秘·如何有效积累高考作文的事例素材
   第08页:点拨·语文揭秘·高考诗歌诗眼赏析类考题有效突破支招
   第09页:点拨·语文揭秘·高考诗歌诗眼赏析类考题有效突破支招
   第10页:点拨·语文揭秘·高考诗歌“形象意境赏析”题解题指津
   第11页:点拨·语文揭秘·高考诗歌鉴赏“词句含意理解”题解题点拨
   第12页:点拨·语文揭秘·高考诗歌鉴赏“分析语言特色”类题型考点突破
   第13页:点拨·语文揭秘·高考诗歌鉴赏意境题解题技巧
   第14页:点拨·语文揭秘·在积累反思中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第15页:点拨·语文揭秘·高考诗歌抒情方式鉴赏备考指导
   第16页:点拨·语文揭秘·高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识判分析例谈
   第17页:点拨·语文揭秘·高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识判分析例谈
   第18页:点拨·语文揭秘·高考诗歌鉴赏“表现手法”识判分析例谈
   第19页:点拨·数学有数·函数、导数与不等式考前预测
   第20页:点拨·数学有数·函数、导数与不等式考前预测
   第21页:点拨·数学有数·函数、导数与不等式考前预测
   第22页:点拨·数学有数·高考数列命题热点探析
   第23页:点拨·数学有数·高考数列命题热点探析
   第24页:点拨·数学有数·高考数列命题热点探析
   第25页:点拨·数学有数·高考数列命题热点探析
   第26页:点拨·数学有数·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题时的常见错误分析
   第27页:点拨·数学有数·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题时的常见错误分析
   第28页:点拨·数学有数·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题时的常见错误分析
   第29页:点拨·数学有数·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题时的常见错误分析
   第30页:点拨·数学有数·高考不等式专题复习
   第31页:点拨·数学有数·高考不等式专题复习
   第32页:点拨·数学有数·高考不等式专题复习
   第33页:点拨·数学有数·高考不等式专题复习
   第34页:点拨·数学有数·圆锥曲线中一类斜率关系题
   第35页:点拨·数学有数·圆锥曲线中一类斜率关系题
   第36页:点拨·数学有数·圆锥曲线中一类斜率关系题
   第37页:点拨·英语胜经·谈谈from +where引导的从句
   第38页:点拨·英语胜经·谈谈from +where引导的从句
   第39页:点拨·英语胜经·语法填空题中的信号词 and
   第40页:点拨·英语胜经·虚拟语气的考点归纳与解题指导
   第41页:点拨·英语胜经·虚拟语气的考点归纳与解题指导
   第42页:点拨·英语胜经·语法填空考点分析与解题指导
   第43页:点拨·英语胜经·语法填空考点分析与解题指导
   第44页:点拨·英语胜经·语法填空考点分析与解题指导
   第45页:点拨·英语胜经·比较汉英句式差异,形成正确的英语主谓意识
   第46页:点拨·英语胜经·形容词短语与过去分词短语作后置定语的区别
   第47页:点拨·英语胜经·攻克阅读中的生词五招
   第48页:点拨·英语胜经·基础写作“五步”法
   第49页:点拨·英语胜经·基础写作“五步”法
   第50页:点拨·英语胜经·基础写作“五步”法
   第51页:点拨·文综解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第52页:点拨·文综解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第53页:点拨·文综解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第54页:点拨·文综解密·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
   第55页:点拨·文综解密·创新物理实验的复习备考策略
   第56页:点拨·文综解密·创新物理实验的复习备考策略
   第57页:点拨·文综解密·创新物理实验的复习备考策略
   第58页:点拨·理综高参·微元法的易错例析
   第59页:点拨·理综高参·微元法的易错例析
   第60页:点拨·理综高考·深度挖掘 巧妙处理
   第61页:点拨·理综高考·深度挖掘 巧妙处理
   第62页:点拨·理综高考·深度挖掘 巧妙处理
   第63页:点拨·理综高考·广东高考化学选择题的考点剖析
   第64页:点拨·理综高考·广东高考化学选择题的考点剖析
   第65页:点拨·理综高考·广东高考化学选择题的考点剖析
   第66页:点拨·理综高考·广东高考化学选择题的考点剖析
   第67页:点拨·理综高考·广东高考化学选择题的考点剖析
   第68页:操练·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仿真训练
   第69页:操练·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仿真训练
   第70页:操练·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仿真训练
   第71页:操练·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仿真训练
   第72页:操练·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仿真训练
   第73页:相约高中·校长论坛·传承华附办学理念,培育先进校园文化
   第74页:相约高中·校长论坛·传承华附办学理念,培育先进校园文化
   第75页:封三
   第76页:封底
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仿真训练
广东教育高中版操练·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仿真训练712014年高考诗歌鉴赏仿真训练 2014-01-10 2 2014年01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