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C·管理·学校精细化管理策略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4年04月05日 星期六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圳市综合高中创建的探索
  这种模式的综合高中,有着“一体化、双学历、三通道” 的显著特征。

  ——一体化:通过将普通高中的学术性课程与职业高中的职业技术课程深度融合,实现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有效融通的一体化办学模式。这种新型办学模式的最大特征是:基于人本教育思想,从尊重生源实际状况出发,为高中阶段在校生的个性化选择与多样化发展创设了多种可能。

  ——双学历:通过采用“普高+职高”一体化办学模式,使学生在高中阶段获取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技术能力,完成综合性高中规定学业的,可同时获取普通高中毕业证书和职业高中毕业证书,并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双学历及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体现了高中教育的综合性与全面性,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尊重了学生对于学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选择权利。

  ——三通道:在现行的高中阶段办学体制机制作用下,对于学生而言,初中毕业亦即意味着一生的抉择,上普高就保留着上大学的希望,上职校就是选择了就业。这种把人生定格在15岁的教育体制机制是违背教育规律的非理性选择。综合性高中的出现,使高中生有了三个可供选择的自主发展通道(上普通高校,读高职院校,就业)。

  这种模式的综合高中,有其独到的创新之处:第一,融通性。既较好地实现了普高与职高的联动、转换与融合,又加强了高中与普通高校、高职院校、就业等的有效衔接。第二,选择性。学生不仅对学业与未来发展有了多次选择的机会,也对课程有了更多的选择种类: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等。第三,开放性。首先是学制的开放,可以是2或“2+1”的弹性学制。其次是学籍的开放,可以是普高与职高“双学籍”或实施学籍流转平台。再次是毕业文凭的开放,可以获得普高和职高的“双文凭”,外加一门或几门职业技能证书。最后是发展路径的开放,即学生有升入普通高校、就读高职院校和就业的三个发展通道。第四,客观性。既抨击了因中考一次性选拔考试而将学生的人生定格在15岁的畸形教育的体制机制问题,又克服了普高生技能匮乏及中职生文化素养不高的弊端,符合教育规律与原则,也符合人的可持续发展规律。第五,公正性。这种普高职高“双轨合一”的综合高中,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对学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动选择,最能体现均衡发展的教育。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导读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A·新闻·言论
   第07页:A·新闻·关注
   第08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09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0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1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2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3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4页:A·重点·深化改革 创新发展 扎实推进教育 “创强争先建高地”
   第15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16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17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18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19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0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1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2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3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4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5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6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7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8页:A·策划·让教育诗意地栖居
   第29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0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1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2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3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4页:B·专题·语文阅读教学
   第35页:B·研究·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
   第36页:B·研究·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
   第37页:B·研究·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
   第38页:B·实践·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教学模式
   第39页:B·实践·英语短剧“研学小组”评价体制的现状及对策
   第40页:B·实践·英语短剧“研学小组”评价体制的现状及对策
   第41页:广告
   第42页:广告
   第43页:广告
   第44页:广告
   第45页:B·实践·折纸活动中的探究教学
   第46页:B·实践·折纸活动中的探究教学
   第47页:B·实践·再识估算
   第48页:B·实践·再识估算
   第49页:B·实践·再读新课标,探讨应对课堂“沉没成本”的教学策略
   第50页:B·实践·再读新课标,探讨应对课堂“沉没成本”的教学策略
   第51页:B·实践·小学《硬笔书法练习指导》编写思路与特色
   第52页:B·实践·小学《硬笔书法练习指导》编写思路与特色
   第53页:B·实践·将墓志铭的撰写引入历史课堂教学
   第54页:B·实践·将墓志铭的撰写引入历史课堂教学
   第55页:B·实践·初中生物重要概念教学“三法”
   第56页:B·实践·中职会计基本技能教学改革的思考
   第57页:C·管理·深圳市综合高中创建的探索
   第58页:C·管理·深圳市综合高中创建的探索
   第59页:C·管理·学校精细化管理策略
   第60页:C·管理·学校精细化管理策略
   第61页:C·管理·教育创新与小班化教育的思考
   第62页:C·管理·教育创新与小班化教育的思考
   第63页:C·班队·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三阶段
   第64页:C·班队·问题学生教育转化的三阶段
   第65页:C·班队·抱枕风波
   第66页:C·班队·数码相机与“四大金刚”不得不说的秘密
   第67页:C·班队·德育处的梦想
   第68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69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70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71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72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73页:C·品牌·教育,因过程而美丽
   第74页:C·域外·看美国基础教育的“评价为先”
   第75页:C·域外·看美国基础教育的“评价为先”
   第76页:C·锐评·慕课:要物理反应,更要化学反应
   第77页:C·锐评·慕课:要物理反应,更要化学反应
   第78页:C·随笔·教材与食材
   第79页:C·随笔·教育者的幸福
   第80页:C·专栏·在体验式课外阅读中促进孩子生命的成长
   第81页:C·专栏·在体验式课外阅读中促进孩子生命的成长
   第82页:广告
   第83页:封三
   第84页:封底
学校精细化管理策略
深圳市综合高中创建的探索
广东教育综合版C·管理·学校精细化管理策略59深圳市综合高中创建的探索 2014-04-05 2 2014年04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