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通过将普通高中的学术性课程与职业高中的职业技术课程深度融合,实现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有效融通的一体化办学模式。这种新型办学模式的最大特征是:基于人本教育思想,从尊重生源实际状况出发,为高中阶段在校生的个性化选择与多样化发展创设了多种可能。
——双学历:通过采用“普高+职高”一体化办学模式,使学生在高中阶段获取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技术能力,完成综合性高中规定学业的,可同时获取普通高中毕业证书和职业高中毕业证书,并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双学历及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体现了高中教育的综合性与全面性,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尊重了学生对于学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选择权利。
——三通道:在现行的高中阶段办学体制机制作用下,对于学生而言,初中毕业亦即意味着一生的抉择,上普高就保留着上大学的希望,上职校就是选择了就业。这种把人生定格在15岁的教育体制机制是违背教育规律的非理性选择。综合性高中的出现,使高中生有了三个可供选择的自主发展通道(上普通高校,读高职院校,就业)。
这种模式的综合高中,有其独到的创新之处:第一,融通性。既较好地实现了普高与职高的联动、转换与融合,又加强了高中与普通高校、高职院校、就业等的有效衔接。第二,选择性。学生不仅对学业与未来发展有了多次选择的机会,也对课程有了更多的选择种类: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等。第三,开放性。首先是学制的开放,可以是2或“2+1”的弹性学制。其次是学籍的开放,可以是普高与职高“双学籍”或实施学籍流转平台。再次是毕业文凭的开放,可以获得普高和职高的“双文凭”,外加一门或几门职业技能证书。最后是发展路径的开放,即学生有升入普通高校、就读高职院校和就业的三个发展通道。第四,客观性。既抨击了因中考一次性选拔考试而将学生的人生定格在15岁的畸形教育的体制机制问题,又克服了普高生技能匮乏及中职生文化素养不高的弊端,符合教育规律与原则,也符合人的可持续发展规律。第五,公正性。这种普高职高“双轨合一”的综合高中,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对学业与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主动选择,最能体现均衡发展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