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小棠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资源,它的作用是比较强大的:可以将零散的知识进行串联,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整体联系;能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形象地呈现出来;可以重复、多次播放,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是教师实施分层教学的好助手。微课不仅丰富了学习资源的类型,还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手段,为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带来了新的视角和实施路径。
微课使用的关键在于要把握好时机,在学生学习陷入瓶颈时引入微课,才能达到良好效果。
一、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案例研究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下面以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运用平移和旋转知识解决面积问题》的教学为例,研究微课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本节课,教师设计了创设情境—学习新知—练习巩固—总结评价4个教学环节,利用3段微课逐层推进教学,引导学生开展基于问题的探究性学习。
(一)创设情境、激发思考
精彩的导入环节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一开始,教师通过电视屏幕播放一段《游乐场》微课,展示游乐场里与“平移”概念相关的缆车、小火车,与“旋转”概念相关的旋转木马、摩天轮等场景,呈现问题情境:全班40名同学要一起观看4D电影,游乐场有两个影院,平面图分别为长方形(A厅)和正方形(B厅),每个方格代表一个位置。教师问应该如何选择,有的学生选A厅,有的学生选B厅。教师继续提问:“选择的依据是什么?怎么比较?如何计算?”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把数量问题转化为面积问题,通过比较A厅与B厅面积,根据人数情况进行选择。
在课程导入环节,教师使用微课创设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真实问题情境,点燃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问题的呈现和教师的提问、追问,起到了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的作用。
(二)设置挑战,探究新知
师:刚才我们复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对一些不规则平面图形要怎样计算面积呢?请看以下视频。(教师播放微课)这两个图形是由直线和曲线围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