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节,一周就是20节。刚开始,泰国学生对我这位中国“老外”还是挺尊敬的,安分地听我上课。这时我才发现,虽然这些六年级的学生一直都在学习中文,但他们的中文基础不好,中文水平比较差。一些基本的日常会话都不会,我又不会说泰语,所以就形成了“鸡同鸭讲”的局面。没有办法,只有借助手势和图片来上课了,后来还请了班里中文水平比较好的同学来当翻译,课堂才慢慢走上了正轨。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次上综合课,内容是有关“东南亚联盟”方面的。上课前,老师负责出好题目,然后和学生一起搜集东盟各国的食物、水果、饮料等相关的内容。上课的时候,六年级的两个班一起分组,每组6到8人,老师把相关的资料发到各个组,由学生合作完成题目,老师在旁边引导,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 中午活动
中午吃完饭,稍作休息,就要进行中午活动了。一年级到初三的学生都坐在大厅,学习中文,由中文老师教授,这就是中午活动。每逢中国的各种节日,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国庆节等,中文部都要出一期板报,利用中午活动的时间向学生讲解。一方面传播中国文化,另一方面提高学生中文水平,训练他们的听力和语言交流能力。经过我们的教授,学生学习中文的兴趣大大增强。
4. 兴趣课
学校规定每隔两个星期就要开展一次兴趣课,各科都有。我们中文部开展的兴趣活动有:毛笔书法、硬笔书法、中文打字、演讲、唱中文歌、舞蹈等项目。学生的学习兴趣挺浓厚的。上课时间是星期五下午的第三节,第二节一下课,学生就会跑到办公室来找我们上课。我负责的是硬笔书法组,很多学生写的中文汉字看起来还可以,但他们的书写笔顺都是错的,可能是受泰文书写顺序的影响,泰文字母都是从下面往上写的,所以他们写汉字时就从下往上写,有些难写的字就随便把字画出来。发现这种情况后,我就不急于训练学生把字写漂亮,而是首先讲解汉字的书写规则、笔画笔顺,慢慢地提高学生书写汉字的水平。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的汉字书写规范和工整多了。
5. 日常生活
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日难。我也有这种感觉。在家里,洗衣服、做饭、做家务等杂务妻子都包办了。在泰国就不行了,早餐和晚餐都要自己解决,洗衣服就更不用说了。对于我来说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回望这五个月的时间,过程总是难忘的,各种滋味都有,就像泰国人喜欢品尝的味道一样:有香、有酸、有辣、有甜。不管怎样,这学期的收获还是不少的:感受了泰国的风土人情,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增长了自己的见识,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得到了一笔有意义的财富。
在泰国教书的日子是令我回味无穷的。很快就要到11月1日了,又要开始我第二学期的泰国教书之旅了。
连山,我来了
2021年8月28日下午,我还在和傅主任一起用消防喉为西安实验小学冲洗前庭广场,第二日上午就和高明到连山支教的6位老师一起出发了。这时的心情既激动又忐忑,虽然我是一位有过海外支教经验的老师,但毕竟要离开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环境去工作一年。
1. 生活篇
民以食为天。一个人不论去到什么地方,一日三餐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学校有饭堂,中午的午餐有着落了,就是早餐和晚餐要自己解决。但这难不倒我这个“大叔”。做点简单的早餐和晚餐自己是完全有能力解决的,并且学校离镇上的市场也不远,走路十来分钟就到了。这些方面完全难不倒我,或者说这点小事对我来说早就“驾轻就熟”了。经常有这里的老师问我习不习惯,我当然是从心底里大声地回答:习惯得很,哪有不习惯呢!
2. 工作篇
白求恩说过一句话:“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当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