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让学生成为语法现象的发现者和探索者O传统的语法课上,教师习惯把语法现象讲得非常详细,生怕漏掉一个小点,学生们却始终睁着两只迷茫的眼睛,似懂非懂。教材改革侧重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不要多讲语法。我个人觉得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简单地淡化语法,而应该转变认识,改变教法。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就是搜集和整理含有相同语法现象的例句,拿到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句子的特点,然后通过讨论,归纳出其中所共有的语法现象,教师再稍作指点,学生便能更轻松地掌握了,最后选择一些专题练习。
4.写作课注重引导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O初中前两年可能花在写作上的课时不会很多,但并不意味着作文可以到初三的时候再去练习,教师可以先慢慢的布置学生背诵一些作文范文,让他们找到一点写作的感觉。平时还可以多参考一些写作课的范例,积累好上一堂写作课的经验。真正上写作课的时候,多注重对学生的引导过程,不能只注重结果。这样,当学生自己遇到一个作文题的时候,就算没有教师的帮助,也能通过回忆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过程而安排好自己的文章。
5.学会从做题和考试中总结经验,让错题不重来O要求学生人手一个英语错题更正本,每次练习和考试之后,布置他们把做错的题目摘抄在错题更正本上,并在旁边写上相应的知识点,以备复习巩固之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学会整理和重复利用各类学习资料,争取不重复犯错。
6.改变批改作业的方式也能做到双向的提质减负O教师布置口头作业的时候可以灵活些,没有必要让每个学生都逐字逐句的背诵课本上的段落,对于基础相对较弱的学生,只要记住重点句式或内容就可以了。而且不必每次口头作业都让每个学生在自己这里亲自过关,可以充分利用班上的小干部,让组员到组长那里过关,组长到课代表那里过关。教师只需选择一些学生抽查过关。同时,还可想出一些办法,调动学生背书的积极性。布置的书面作业,不管是哪种类型,填空题、抄写或者听写,都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批次,轮流批改作业本,不过这里需要考虑一下学生的课余时间是否合适,是否充足。让学生批改作业,并不是教师渎职的表现,通过批改作业,学生可以更好的巩固知识点,更深刻的明白知识的难点和考点;教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更科学的教学计划和安排。在学生代表批改作业的时候,教师最好在场,这样就可以了解全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下次授课的时候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对于布置的作文任务,教师可以把批改作业放到课堂内进行,写完一篇文章后,让学生们先互相批改。批改同学的作业,学生们会觉得饶有兴趣,非常有耐心,被查出来的小错误会给他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从而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除了互批,教师还可根据实际情况找一些学生面批作文,既能增强师生间的感情,更能收到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责任编辑魏文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