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管理·以校本研训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4年05月05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校本研训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文/兴宁市沐彬中学陈云龙

  校本研训是一种融学习、工作、研究和培训于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教育实践活动。校本研训是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问题为核心的活动,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校本研训的重点是提高教师的实际教育能力,必须与教师的教育实践相结合。只有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教师培训制度,才能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才能以教师的专业发展来推动学校发展,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一、加强研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开展“校本研训”,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教师对课改和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为研训对象,以学校教研处、教研组、备课组为研训团体,以教师个体研训为主体,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以校为本的研究与培训的活动。学校以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定期开展各种培训活动,培训内容为师德师风培训、教育教学技能培训、专业知识培训、新课程培训、班主任培训、新上岗教师培训、青年教师培训等。

  校本研究是校本研训的一种形式。我校校本研究做到有章可循,初步建立了研究工作规范化的机制。学校注重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建立了以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首先是建立学习制度。要求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研读《课程标准》,定期组织安排学术讲座,加强教师个人自学,将个人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其次是建立听课、评课、研讨制度。学校领导经常深入班级听课,与教师一起评课,一起研究教材、教法、学法;同年级备课组开展互听、互评公开课活动;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实验课教学活动和优质课评比活动;每周一为教研活动日,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开展活动,研讨活动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主题、有主讲人、有参与者的对话交流。这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学习新课程理论、转变思想观念的平台,为促进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创设了良好的环境。三是建立对话交流制度。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经验交流、教学问题的探讨、品评每节课的得失、交流学习心得、专题研讨。通过对话交流,强化教师之间的协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从而提高教学研究质量,促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四是建立教师自我反思制度。自我反思,一方面是集体反思以往的教研活动,另一方面是个人反思的教学活动。要求教师每周至少写两次课堂教学反思,每周写一篇教学案例,每月写一份教学诊断。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观察、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问题诊断、教师与骨干教师对话、专题研讨等,在实践与摸索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加强管理,确保研训工作顺利进行

  为了提高研训效果,切实把研训的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对研训工作进行了精心策划和周密组织。首先是有组织保障。为了切实开展好校本研训工作,学校专门成立了校本研训领导小组,校长挂帅,业务副校长主管,教研处具体组织实施,做到“五落实”,即计划、内容、时间、地点、检查落实到位。在研训活动中,领导小组发挥了领导作用,保证了研训工作顺利开展。小组成员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有力地促进了校本研训深入开展。其次是有制度保障。为了使研训工作有章可循,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了《青年教师培养制度》《校本研训制度》。制度明确规定了校本研训的总体要求、主要形式、具体制度、活动要求等,制度中还明确规定学校校长为校本研训的第一责任人,要求各年级组、教研组把校本研训工作列入每学期工作计划重要内容,认真抓好工作的落实。三是建立激励机制。学校制订了《先进教研组评选标准》《班主任月考核制度》《年终考核制度》。这些制度从点到面,从量到质,从过程到结果,形成一套全新的教师研训管理评价系统。同时,将教师参加校本研训的态度、成效纳入考评范畴,进行量化考核,计入教师继续教育学时,与年度考核评优评先挂钩,奖励研训活动成效突出的教师,推广他们突出的成果。四是经费有保障。学校每年投入近10万元校本研训专项资金,用于购买研训资料、请专家学术讲座及其他校本研训活动,较好地保证了研训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我校还建立了教师研训活动、专业发展档案,整理、记录教师个人参加校本研究、校本培训、自我发展和成长方面的信息资料。要求教师把日常研训活动记录、心得体会、反思日记、搜集教学实验资料、教学科研成果等装入档案,同时加强研训档案的管理,并以此作为期末自评与互评的依据。

  本栏责任编辑罗 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目录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新闻
   第07页:新闻
   第08页:报道·今年75万大学生在粤求职省教育厅安排58场供需见面会
   第09页:报道·今年75万大学生在粤求职省教育厅安排58场供需见面会
   第10页:重点·让每一位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
   第11页:会议·广东16区达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认定标准
   第12页:重点·越秀:化“学校资源”为“学区资源”
   第13页:重点·荔湾:内外兼修促均衡
   第14页:重点·海珠:西部完善,东部提升
   第15页:重点·天河:高位均衡的“前瞻智慧”
   第16页:重点·番禹:岭南古郡的现代教育之魅
   第17页:重点·花都:走出特色教育的均衡路
   第18页:重点·南山:高质发展实现高位均衡
   第19页:重点·宝安:以教育均衡促社会公平
   第20页:重点·龙岗:全面赶超实现均衡优质发展
   第21页:重点·盐田:追寻均衡优质发展教育梦
   第22页:重点·禅城: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
   第23页:重点·南海: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位学生
   第24页:重点·顺德:高位优质,数说均衡
   第25页:重点·三水:人文三水,教育“养”心
   第26页:重点·高明:“经济有差距,教育要均衡”
   第27页:重点·惠城:优质均衡发展,幸福惠民教育
   第28页:重点·惠城:优质均衡发展,幸福惠民教育
   第29页:专题·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
   第30页:专题·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
   第31页:专题·挖掘教材的教学价值,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
   第32页:专题·挖掘教材的教学价值,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
   第33页:专题·基于文本解读的教学目标的制定
   第34页:专题·基于文本解读的教学目标的制定
   第35页:专题·基于文本解读的教学目标的制定
   第36页:研究·广东省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第37页:研究·广东省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第38页:研究·广东省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第39页:研究·广东省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第40页:研究·广东省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第41页:广告
   第42页:广告
   第43页:广告
   第44页:广告
   第45页:实践·创设情境 提升素养
   第46页:实践·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策略
   第47页:实践·让口算教学成为数学思维发展的“开发区”
   第48页:实践·让口算教学成为数学思维发展的“开发区”
   第49页:实践·我的英语教学减负观
   第50页:实践·我的英语教学减负观
   第51页:实践·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阅读学案设计探索
   第52页:实践·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阅读学案设计探索
   第53页:实践·初中版画创意教学初探
   第54页:实践·初中版画创意教学初探
   第55页:实践·以“综合评估”促迸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改革
   第56页:实践·以“综合评估”促迸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改革
   第57页:管理·名师均衡的模式、问题及策略
   第58页:管理·名师均衡的模式、问题及策略
   第59页:管理·科学引领教师自我发展
   第60页:管理·科学引领教师自我发展
   第61页:管理·海报设计课程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第62页:管理·以校本研训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第63页:班队·叙事·我和住宿生的那些事儿
   第64页:班队·叙事·我和住宿生的那些事儿
   第65页:班队·叙事·我们是一个紧握的拳头
   第66页:班队·经验·激励理论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第67页:班队·经验·激励理论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第68页:品牌·“品味教育”有品位
   第69页:品牌·“品味教育”有品位
   第70页:品牌·“品味教育”有品位
   第71页:品牌·清燕小学:追求教育应有的幸福
   第72页:品牌·清燕小学:追求教育应有的幸福
   第73页:品牌·清燕小学:追求教育应有的幸福
   第74页:域外·美国中小学课堂观察
   第75页:域外·美国中小学课堂观察
   第76页:域外·美国中小学课堂观察
   第77页:随笔·管理,从细节做起
   第78页:随笔·做教育的麦田守望者
   第79页:随笔·真心陪孩子走
   第80页:目录
   第81页:目录
   第82页:目录
   第83页:封三
   第84页:封底
以校本研训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广东教育综合版管理·以校本研训引领教师专业发展62以校本研训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2014-05-05 2 2014年05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