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班队·经验·激励理论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4年05月05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激励理论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文/广州市番禺区石 第四中学 郑卫中

  在我校的《初中励志教育特色课程》中,班级文化建设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重要途径。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呢?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为我们的班级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方向。

  一、激励理论的主要类型

  1.内容型激励理论O它重点研究激发动机的研究,围绕如何满足人的需要进行,故称需要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和激励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对个体的需要采取激励措施,可以达到激励个体行为的目标。内容型激励理论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阿德福的“ERG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和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等。

  2.过程型激励理论O该理论重点研究从动机的产生到具体行为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付出努力取得成绩;取得成绩以获得奖励;获得奖励以满足需要或达到目的。强调管理者要根据这三个环节采取具体的激励措施,才能让激励过程保持下去,其中某个环节出了问题,激励的作用就会消失。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有弗洛姆的期望理论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3.行为改造型理论O本理论是研究如何巩固和发展人的积极行为,如何改造和转变人的消极行为,变消极行为为积极行为的系统理论。它着重研究个体外在行为的表现,强调人的行为对其行为的反作用。行为改造激励理论主要有强化理论和挫折理论。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其运用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人

  都有需要,只有满足需要才能产生动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由低至高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把需要作为一种激励力量加以运用时,班级管理者无疑应该创造出能够让学生满足成长和个性发展需要的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这样才能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也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否则往往会导致学生的挫败感,出现厌学甚至逃学的现象。

  班级文化建设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关键是了解学生的需要,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建设的措施和策略。首先,要尊重归属与爱的需要。当生理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们希望依附一定的社会群体,被群体接纳,成为群体一员。希望与他人交往,保持与他人的融洽关系,得到他人的关注、信任和友情。尤其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正处于转型期,那些被我们认为“表现差”的学生,他们对“归属和爱”的需要更为强烈、更为隐性。他们内心渴望与其他同学一起玩、一起学习,希望在班集体中得到快乐,但他们由于常有不良的行为习惯,且学习能力较差,在老师和学生眼中成为“差生”。他们的表现常常是默默在一旁观望或者作恶作剧。这些行为实际上是在向我们表明,他想引起大家的注意,希望能得到集体的接纳和肯定。其次,要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获取成功是每一个学生的愿望。如果学生在班级中经常体验失败,他们就会变得心灰意冷。因此,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为每个学生获得成功创造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目录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新闻
   第07页:新闻
   第08页:报道·今年75万大学生在粤求职省教育厅安排58场供需见面会
   第09页:报道·今年75万大学生在粤求职省教育厅安排58场供需见面会
   第10页:重点·让每一位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
   第11页:会议·广东16区达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评估认定标准
   第12页:重点·越秀:化“学校资源”为“学区资源”
   第13页:重点·荔湾:内外兼修促均衡
   第14页:重点·海珠:西部完善,东部提升
   第15页:重点·天河:高位均衡的“前瞻智慧”
   第16页:重点·番禹:岭南古郡的现代教育之魅
   第17页:重点·花都:走出特色教育的均衡路
   第18页:重点·南山:高质发展实现高位均衡
   第19页:重点·宝安:以教育均衡促社会公平
   第20页:重点·龙岗:全面赶超实现均衡优质发展
   第21页:重点·盐田:追寻均衡优质发展教育梦
   第22页:重点·禅城:从“学有所教”到“学有优教”
   第23页:重点·南海: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位学生
   第24页:重点·顺德:高位优质,数说均衡
   第25页:重点·三水:人文三水,教育“养”心
   第26页:重点·高明:“经济有差距,教育要均衡”
   第27页:重点·惠城:优质均衡发展,幸福惠民教育
   第28页:重点·惠城:优质均衡发展,幸福惠民教育
   第29页:专题·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
   第30页:专题·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
   第31页:专题·挖掘教材的教学价值,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
   第32页:专题·挖掘教材的教学价值,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
   第33页:专题·基于文本解读的教学目标的制定
   第34页:专题·基于文本解读的教学目标的制定
   第35页:专题·基于文本解读的教学目标的制定
   第36页:研究·广东省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第37页:研究·广东省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第38页:研究·广东省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第39页:研究·广东省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第40页:研究·广东省普通高中特色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第41页:广告
   第42页:广告
   第43页:广告
   第44页:广告
   第45页:实践·创设情境 提升素养
   第46页:实践·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策略
   第47页:实践·让口算教学成为数学思维发展的“开发区”
   第48页:实践·让口算教学成为数学思维发展的“开发区”
   第49页:实践·我的英语教学减负观
   第50页:实践·我的英语教学减负观
   第51页:实践·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阅读学案设计探索
   第52页:实践·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阅读学案设计探索
   第53页:实践·初中版画创意教学初探
   第54页:实践·初中版画创意教学初探
   第55页:实践·以“综合评估”促迸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改革
   第56页:实践·以“综合评估”促迸思想政治课学习评价改革
   第57页:管理·名师均衡的模式、问题及策略
   第58页:管理·名师均衡的模式、问题及策略
   第59页:管理·科学引领教师自我发展
   第60页:管理·科学引领教师自我发展
   第61页:管理·海报设计课程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第62页:管理·以校本研训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第63页:班队·叙事·我和住宿生的那些事儿
   第64页:班队·叙事·我和住宿生的那些事儿
   第65页:班队·叙事·我们是一个紧握的拳头
   第66页:班队·经验·激励理论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第67页:班队·经验·激励理论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第68页:品牌·“品味教育”有品位
   第69页:品牌·“品味教育”有品位
   第70页:品牌·“品味教育”有品位
   第71页:品牌·清燕小学:追求教育应有的幸福
   第72页:品牌·清燕小学:追求教育应有的幸福
   第73页:品牌·清燕小学:追求教育应有的幸福
   第74页:域外·美国中小学课堂观察
   第75页:域外·美国中小学课堂观察
   第76页:域外·美国中小学课堂观察
   第77页:随笔·管理,从细节做起
   第78页:随笔·做教育的麦田守望者
   第79页:随笔·真心陪孩子走
   第80页:目录
   第81页:目录
   第82页:目录
   第83页:封三
   第84页:封底
激励理论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广东教育综合版班队·经验·激励理论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运用66激励理论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2014-05-05 2 2014年05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