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个性,充盈幸福实力
清燕小学由多所农村小学合并而成,有着不同的基础,不同的村风文化,学生思想、教师理念及很多的工作都需要统一和优化。但同时我们又要强调学生个性的培养。那么,该如何开发学校特色项目,打造办学亮点,在多校合并共性融合中引领孩子张扬个性感受幸福呢?
立足实际,整合资源。在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下,重点关注学生的需求,清燕小学创造性地发掘和整合区域资源,将体艺作为学校特色提升的关键切入点进行重点突破。首先,清燕小学作为一所规模较大,教育教学设施比较完善的新学校,各种功能场室齐全,配备音乐专职教师2名,体育专职教师3名,美术专职教师2名,这些体艺学科的教师年轻肯干,有能力,能够胜任学校体艺特色的创建。其次,清燕小学是由四所农村小学合并而成的,原来的学校因条件限制既欠缺体艺活动开展的硬件,又缺乏体艺课的专业专职教师,学生对体艺方面的强烈需求得不到满足,因此,在学校开展体艺类的校本课程和第二课堂活动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最后,学校在开发和选择学校特色项目时,应结合“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充分挖掘本土资源,而清燕小学毗邻华商学院,可充分发挥高校优势,开放给高校生在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实习,借助高校生的力量,发展特色。
体艺为主,平台丰富。为了给学生搭建幸福发展的平台,学校每学期都开展各种活动。例如:开展客家山歌对唱、打击乐、各种兴趣小组、校园十大歌手、感恩生活、参观广州博物馆、社会实践等活动。教学上,数学科以“24点游戏”为切入点,打造开心、幸福、快乐的课堂,语文科开展课阅读分享、午休诗词诵读等活动;英语科,以开展诵词诵歌、情境剧导入,形成“快乐课堂、共同成长”的局面。
校本研训,涵养幸福智力
如果说教师是一棵树,那么学校就是他扎根的土壤,再多的水分养料也无法直接注入大树,只能溶进土壤才能被大树吸收。因此,一个发展、创新的校本研训体系将为教师的成长给予有力的支撑。而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职业幸福决定着一所学校内涵发展的品质。
科学建章立制。学校结合实际,认真规划安排,制订了《增城市清燕小学校本研训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学校研训领导小组,并科学合理地按工作计划开展研训工作。同时,学校进一步构建和完善校本研训的各项制度,主要体现“四个落实”:落实学校教研组长具体负责制度;落实学校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学科组制度;落实理论学习与提高制度;落实检查评比激励制度。
开展同伴互助。重视发挥教研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