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教育部在京召开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推进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指示,加快推进《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落实落地。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组长、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主持会议。
怀进鹏指出,党的二十大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作出一体部署,赋予教育以新的战略地位和历史使命,并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教育评价体系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评价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总体方案印发两年多来,教育评价改革取得良好开局和重要阶段性成效。要坚定改革自信,增强改革紧迫感,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中小学思政课关键地位进一步强化、建设水平全面提高,课堂活力充分激发,优质课程资源更加丰富,实践教学深入开展,思政课教师队伍专职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升,“大思政课”体系更加完善,评价机制基本健全。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中小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及测试大纲》(试行)和《汉字部首表》。两项语言文字规范将分别于2022年12月15日起试行、实施。
◆教育部印发《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绿色低碳生活理念与绿色低碳发展规范在大中小学普及传播,绿色低碳理念进入大中小学教育体系;有关高校初步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学科专业体系,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升。
◆教育部印发《特殊教育办学质量评价指南》,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政府履行职责、课程教学实施、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组织管理、学生适宜发展等5个方面18项关键指标。要求处理好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学段质量评价制度的衔接、互补,原则上每3~5年一轮,与中小学质量评价统筹同步实施,实现全覆盖。
(综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