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断论视窗·玫瑰的露珠挂在小王子的脸颊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22年10月05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玫瑰的露珠挂在小王子的脸颊

  法来自19世纪美国小说家亨利·詹姆斯。“实感”,与此相对是浮泛、无感。好的微写作往往能够轻巧地挑开生活粗钝的表面,解放我们麻木的“通俗”,通过对情感对应物的跟踪下潜到对生活新的解释中。但微写作的体量决定了我们在笔下很难对一切推倒重来,于是常表现为不刻意打破各种约定俗成的组合,而是通过对概括性的词语、固定的搭配、常见的形容作个人沉浸式的说明或有一定创意的补充演绎,这样便能够使之成立。创作者更热忱地投入到研究世界万物丰富的联系中,找到“层累”之意象和自我之生活的关联处,这样才能寻获更有质感的“实感”。总之,抹掉文学内部的共识和抹掉私人的体验,在微写作中都是行不通的。哪怕是很小的孩子,他/她都能从少量的文学积累出发,勾连自己的兴趣,但低年级的特点经常表现为思维的跳荡,而不是潜游,能够结合生活并依循一定的脉络进行合乎逻辑的推演,需要各方面更多的历练。

  连:写作是自我对话、自我言语的翻译。当我们对某事某物有所感,这种直觉其实就是观念的雏形,我们希望用文字表达出来,就像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要“信、达、雅”地去贴近这种感觉,就必须借助种种表达手段,句式的选择、词语的锤炼、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特别要对所感知的印象和所联想的观念进行重新编排,使之最有力地符合于表现的目的。头脑中如何形成自己的语言系统?这是很复杂的课题,从实践上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多阅读不同作家的作品,辨认其风格,寻获符合自身心理特质或生活经验的作品。学生在自身语言风格雏形上,参仿喜爱作家的语言风格,就能很快形成自己的语言系统。在教学中,这一点很少被注意到。

  李:对自身风格的辨认还是得建立在良好的语文感觉的基础上,这需要一个过程。我们的语文教学所展开的对佳篇的学习,旨在规范语言的使用,掌握符号的秩序,理解文本的内涵,积累祖国的文化。这是我上面提到的属于文学共识的东西,从规范意识、表达意识到文学意识的多重养成——不过这些意识的真正形成也要与个人的生活认知相互结合,也就是知识不应该脱离生命的情境而存在,如果说从具象到抽象是准确而浓缩的知识生产的必要,那么它再度回复具象,应视为真实而有效的知识投放的必要,它意味着每一个个体张开生命体验对知识的怀抱。本来这些语文知识是与生活密切关联的,或者是指向生活实际运用的,但因为在教学中充斥太多断章取义的解读、抽离血肉的分析、刻板重复的训练、标准模式的套取等等,致使文本丧失与学生真实情感的对接,未能充分引发理解、感悟、品味和想象以更好地滋养生长。情未通,理未晓,知识对人的压迫就悄悄地发生。

  微写作要解开同样的枷锁,要给学生示范更多活泼有趣可学可玩的样本,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活着”,说自己的话。也就是先清除原先作文、功课的各种精神压迫,唤醒年少者的机灵,才能使微写作发挥明亮的通道的作用,激活微写作的现实意义——去惊怵,去麻痹,去陈腐。当学生欣悦于少量字数,又能专注于眼下的“写生”,手中的笔确实会再度团聚新的希望。

  连:微写作训练思维有很多方法,我常用的有两个。一是用关联词造叠句。吕叔湘在《中国文法要略》里用了一半篇幅分析句子间种种关系。可以说世界的本质就是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而关联词则是两个事件之间关系的直接呈现,用关联词造句,可以训练学生思考事件之间的关联。另一个方法是用上句的某个主词作为下句的主词,进行联句训练。

  李:关于“关联”的思考,确实是物象主义写作所带出的重要问题,同时也深刻包含于其中。“关联”,不仅仅是简单的连线,它指向一个人的思维建构、生活探索、梦想调校和生命叙事。小王子和他的玫瑰建立了关联,这种关联纯洁美好,魂牵梦绕。我们谈论他对玫瑰的呵护,好像是这朵玫瑰的幸运,实际上小王子亦深深受益于此,虽然他从不做此想。他因玫瑰而变得英俊优雅,因玫瑰而日渐情深意重,因玫瑰而在星际划出人生迷人的轨迹……人与物可以怎样关联?小王子给出了生命的答案。“玫瑰的露珠挂在小王子的脸颊”,是我为小王子献上的微写作。

  连:世界是一个系统,万物自有其语言,含糊不清,伸长我们的耳朵,将这些话语归类,我们会发现互相混成幽昧而深邃的言语海洋里,鱼说鱼的话,鲸歌也有不同的口音,海流性格暴躁时和温柔时鼻息相异甚多,而珊瑚随海流轻轻摇摆时,它的呼吸如塞壬的歌声一样蛊惑人心,礁石从来沉默不语,它的眼神坚定,似乎可以天长地久。去看,去听,去细细地闻,用脉搏去感知,用思想去推动,这正是物象主义写作的根本所在。

  (李淳系本刊编辑 连子波系福建厦门松柏中学语文教师)

  责任编辑 黄佳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开卷视点·“老园长”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改写人生·跨省,圆一个教师梦
   第07页:改写人生·跨省,圆一个教师梦
   第08页:走进名师·怀念吾师张子侠先生
   第09页:走进名师·怀念吾师张子侠先生
   第10页:走进名师·怀念吾师张子侠先生
   第11页:资教通鉴·走出功利化:教师的应然选择
   第12页:资教通鉴·走出功利化:教师的应然选择
   第13页:资教通鉴·走出功利化:教师的应然选择
   第14页:断论视窗·迎合,还是引领?
   第15页:断论视窗·也谈“强迫式礼貌”对孩子的伤害
   第16页:断论视窗·也谈“强迫式礼貌”对孩子的伤害
   第17页:断论视窗·也谈“强迫式礼貌”对孩子的伤害
   第18页:断论视窗·玫瑰的露珠挂在小王子的脸颊
   第19页:断论视窗·玫瑰的露珠挂在小王子的脸颊
   第20页:断论视窗·玫瑰的露珠挂在小王子的脸颊
   第21页:断论视窗·玫瑰的露珠挂在小王子的脸颊
   第22页:课程平台·人的悲怆与崇高
   第23页:课程平台·人的悲怆与崇高
   第24页:课程平台·人的悲怆与崇高
   第25页:课程平台·共同感受灾难中人性的唤醒
   第26页:课程平台·共同感受灾难中人性的唤醒
   第27页:课程平台·共同感受灾难中人性的唤醒
   第28页:别样课堂·如何渡过生命的漩涡
   第29页:别样课堂·如何渡过生命的漩涡
   第30页:边教边悟·基于STEM理念的小学科学课例开发研究
   第31页:边教边悟·基于STEM理念的小学科学课例开发研究
   第32页:边教边悟·探究“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路径
   第33页:边教边悟·“以学生为本”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教学观
   第34页:边教边悟·“以学生为本”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教学观
   第35页:边教边悟·幼小衔接下的语言教育策略探究
   第36页:边教边悟·聚焦以“练习”为中心的小学信息常态化课堂
   第37页:边教边悟·聚焦以“练习”为中心的小学信息常态化课堂
   第38页:学子点击·生命暖意,给孩子最好的成长之礼
   第39页:学子点击·生命暖意,给孩子最好的成长之礼
   第40页:学子点击·生命暖意,给孩子最好的成长之礼
   第41页:一页书香·夏天,与梭罗相遇
   第42页:一页书香·夏天,与梭罗相遇
   第43页:一页书香·吉竹伸介:用想象对抗一切
   第44页:一页书香·吉竹伸介:用想象对抗一切
   第45页:往事今说·诗似冰壶见底清
   第46页:往事今说·诗似冰壶见底清
   第47页:往事今说·诗似冰壶见底清
   第48页:智慧纵横·现在,你信任我了吗?
   第49页:智慧纵横·做学生心田的守望者
   第50页:智慧纵横·做学生心田的守望者
   第51页:智慧纵横·做学生心田的守望者
   第52页:智慧纵横·师爱是灿烂的阳光
   第53页:智慧纵横·师爱是灿烂的阳光
   第54页:苦乐杏坛·耕耘乡村,筑梦教育
   第55页:苦乐杏坛·耕耘乡村,筑梦教育
   第56页:苦乐杏坛·十年磨一剑 中外试锋芒
   第57页:苦乐杏坛·十年磨一剑 中外试锋芒
   第58页:苦乐杏坛·十年磨一剑 中外试锋芒
   第59页:家事如风·那盏昏暗的灯,是我的生命之灯
   第60页:家事如风·那盏昏暗的灯,是我的生命之灯
   第61页:百家看点·说法·数字
   第62页:百家看点·流行语镜像中的文化面相(四十三)
   第63页:百家看点·刊林撷思
   第64页:百家看点·刊林撷思
   第65页:百家看点·答青年问
   第66页:百家看点·答青年问
   第67页:封三
   第68页:封底
玫瑰的露珠挂在小王子的脸颊
师道情智版断论视窗·玫瑰的露珠挂在小王子的脸颊21玫瑰的露珠挂在小王子的脸颊 2022-10-05 2 2022年10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