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边教边悟·“以学生为本”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教学观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22年10月05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学生为本”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教学观

  籍更易通达心灵,而故事性作品更容易引发孩子们的共鸣。因此在中学阶段可以逐级推荐书目给学生阅读,如先推荐《西游记》《鲁滨逊漂流记》《老人与海》等冒险类的小说,其次为《边城》《呼兰河传》《简·爱》《茶花女》等感情纯粹的小说,再次为《围城》《飘》《战争与和平》等反映复杂社会的小说,最后可以选择《红楼梦》《呐喊》《我与地坛》《约翰·克里斯多夫》等深刻揭示心灵的作品。至于《百年孤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等连许多成年人都说不清楚的现代派作品,虽然也是名著,却没有必要在中学阶段推荐。

  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是抽象逻辑尚未建立,形象载体不可缺少。以叙事型作品为先驱,先易后难,逐渐过渡到抒情、哲理类作品,才能带领学生逐级登上阅读的殿堂。

  二、阅读教学应与中学生的阅读兴趣相吻合

  完全不考虑学生兴趣的阅读都是无法推行的。在我上中学那个年代,最流行的读本是金庸的武侠小说和琼瑶的言情小说,当时老师不让我们读,非要强迫我们读鲁迅的书,至今我还记得当时对老师的痛恨和不屑。后来我自己也做了语文老师,这才发现,其实很多关于传统文化的知识都源自金庸的小说,而对古诗词的亲切感或多或少与琼瑶的言情小说有关。每一时代都有流行的读本,教师不宜一味否定,应当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好和学生一起读他们喜欢的书,以此为切入点走进孩子的心灵,获得孩子的赞同,从而因势利导,由点到面,逐步将他们引入更加广阔的阅读天地,这样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以人为本。

  例如,当前很多学生喜欢读修仙玄幻类的网络小说,老师可以和他们一起阅读其中的一本,并共同讨论书中各种想象的艺术性、各种理论的合理性,并从思想、文化、市场等方面与古代的《西游记》《封神演义》等玄幻作品进行比较,甚至可以趁机引导他们去了解中国道家思想源头的老庄之学。

  三、阅读教学应与中学生的培养目标相一致

  阅读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应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何谓“全面发展”?其一,从传统价值观来看,应至少包含真、善、美三方面的追求。求真就是要了解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的本质,那么自然科学、哲学、历史学等书籍不可不读;求善就是在社会中获取存在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那么文学、社会学、政治学等书籍不可不读;求美就是寻求生命的升华和人生的超越,那么艺术、文化类书籍不可不读。其二,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来看,有“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三个大类六个方面的追求。其中与阅读教学直接相关的是“文化基础”这一大类,要想培养人文底蕴,就要阅读大量的泛文科类书籍,而科学精神则可以通过阅读各种自然科学专著和科学家传记而获取。

  整体来看,中学生需要读的书是多方面的,绝不可仅仅限于纯文学作品。语文老师引导学生读书,容易限于文学的小圈子;学生自发读书,往往受流行因素和偷懒心理的驱使,而选择浅薄通俗的非经典作品。这都脱离了正确的培养方向,必须及时纠正。

  四、阅读教学应兼顾高考的考察方向

  高考成绩关乎学生的核心利益,如果阅读不能服务于学生的核心利益,甚至与之相违背,那它注定无法推行下去。现实中有两种极端:一是只阅读与高考密切相关的书,另一种是坚决回避高考这一最大的现实,而去追逐一些所谓的高品位书籍。前者固然庸俗,后者也过于清高,以致超出了正常的需要。课外阅读培养的是阅读能力,而非如何答题,只要老师推荐的书足够经典,自然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果阅读的品类能呼应高考的考察方向,那将更有针对性的效果。比如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先是一篇论述文(社科类文章或美学著作节选),接着是一篇文学类文本(小说或散文),后面是文言文阅读(一般为史传类文章)和诗歌鉴赏(以唐宋诗词为主);涉及几个大的文本倾向——传统文化(史传、唐诗宋词、传统美学理论等)、革命文化(反映革命思想、爱国主义、牺牲精神、解放区面貌等作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涉及改革开放的时代变迁、环保理念的落实、脱贫攻坚的创举、精神文明的发展等)。如果老师推荐的书目能适当顾及高考的考察方向,并且给学生做出有效的解读和指点,则高考成绩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完全可以一并解决。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市第一中学)

  实习编辑 成 盼

  责任编辑 黄佳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开卷视点·“老园长”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改写人生·跨省,圆一个教师梦
   第07页:改写人生·跨省,圆一个教师梦
   第08页:走进名师·怀念吾师张子侠先生
   第09页:走进名师·怀念吾师张子侠先生
   第10页:走进名师·怀念吾师张子侠先生
   第11页:资教通鉴·走出功利化:教师的应然选择
   第12页:资教通鉴·走出功利化:教师的应然选择
   第13页:资教通鉴·走出功利化:教师的应然选择
   第14页:断论视窗·迎合,还是引领?
   第15页:断论视窗·也谈“强迫式礼貌”对孩子的伤害
   第16页:断论视窗·也谈“强迫式礼貌”对孩子的伤害
   第17页:断论视窗·也谈“强迫式礼貌”对孩子的伤害
   第18页:断论视窗·玫瑰的露珠挂在小王子的脸颊
   第19页:断论视窗·玫瑰的露珠挂在小王子的脸颊
   第20页:断论视窗·玫瑰的露珠挂在小王子的脸颊
   第21页:断论视窗·玫瑰的露珠挂在小王子的脸颊
   第22页:课程平台·人的悲怆与崇高
   第23页:课程平台·人的悲怆与崇高
   第24页:课程平台·人的悲怆与崇高
   第25页:课程平台·共同感受灾难中人性的唤醒
   第26页:课程平台·共同感受灾难中人性的唤醒
   第27页:课程平台·共同感受灾难中人性的唤醒
   第28页:别样课堂·如何渡过生命的漩涡
   第29页:别样课堂·如何渡过生命的漩涡
   第30页:边教边悟·基于STEM理念的小学科学课例开发研究
   第31页:边教边悟·基于STEM理念的小学科学课例开发研究
   第32页:边教边悟·探究“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路径
   第33页:边教边悟·“以学生为本”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教学观
   第34页:边教边悟·“以学生为本”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教学观
   第35页:边教边悟·幼小衔接下的语言教育策略探究
   第36页:边教边悟·聚焦以“练习”为中心的小学信息常态化课堂
   第37页:边教边悟·聚焦以“练习”为中心的小学信息常态化课堂
   第38页:学子点击·生命暖意,给孩子最好的成长之礼
   第39页:学子点击·生命暖意,给孩子最好的成长之礼
   第40页:学子点击·生命暖意,给孩子最好的成长之礼
   第41页:一页书香·夏天,与梭罗相遇
   第42页:一页书香·夏天,与梭罗相遇
   第43页:一页书香·吉竹伸介:用想象对抗一切
   第44页:一页书香·吉竹伸介:用想象对抗一切
   第45页:往事今说·诗似冰壶见底清
   第46页:往事今说·诗似冰壶见底清
   第47页:往事今说·诗似冰壶见底清
   第48页:智慧纵横·现在,你信任我了吗?
   第49页:智慧纵横·做学生心田的守望者
   第50页:智慧纵横·做学生心田的守望者
   第51页:智慧纵横·做学生心田的守望者
   第52页:智慧纵横·师爱是灿烂的阳光
   第53页:智慧纵横·师爱是灿烂的阳光
   第54页:苦乐杏坛·耕耘乡村,筑梦教育
   第55页:苦乐杏坛·耕耘乡村,筑梦教育
   第56页:苦乐杏坛·十年磨一剑 中外试锋芒
   第57页:苦乐杏坛·十年磨一剑 中外试锋芒
   第58页:苦乐杏坛·十年磨一剑 中外试锋芒
   第59页:家事如风·那盏昏暗的灯,是我的生命之灯
   第60页:家事如风·那盏昏暗的灯,是我的生命之灯
   第61页:百家看点·说法·数字
   第62页:百家看点·流行语镜像中的文化面相(四十三)
   第63页:百家看点·刊林撷思
   第64页:百家看点·刊林撷思
   第65页:百家看点·答青年问
   第66页:百家看点·答青年问
   第67页:封三
   第68页:封底
“以学生为本”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教学观
师道情智版边教边悟·“以学生为本”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教学观34“以学生为本”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教学观 2022-10-05 2 2022年10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