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元阳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入2.0时代,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不断深化,技术对课堂教学的革命性影响愈发显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实施”的“教学建议”中指出: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变化,探索语文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教师要关注互联网时代日常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新现象和新特点,认识信息技术对学生阅读和表达交流等带来的深刻影响,把握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趋势,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变革中的价值和功能。
根据现有的条件,我们提出以“练习”为中心,打造小学生“练习课堂”的主张。我们在夯实“练习”的理论基础,了解练习课堂现状及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立足课堂,研究以“练习”为中心的小学课堂教学策略,形成本校“练习课堂”信息化教学特色。
练习课堂,即以“练习”为中心的课堂,以“练习”为获得知识的主要方式的课堂。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通过自己主动的学习活动,如:听、说、读、背、写、实验、展示等方式去获得知识,使学生的认知发展成为教学的基本依据,学生潜能的释放成为课堂主要特色,学生的有效合作成为课堂主流文化,学生的质疑生成成为课堂核心价值。
一、微展示,实现师生共习
微展示,是“微时代”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展示形式,狭义上讲,是一种利用互联网进行的展示方式。主要模式有网络、微博、微信、微课展示等。以“练习”为中心的课堂短时呈现,就是练习课堂的微展示。
教师是课堂的实施者,既是课堂的组织者,更是课堂的引领者。课堂上教师的适时示范就是最好的引领。这就是教师的“微展示”。学生成为课堂的实践者,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微展示”,让课堂变成“展示场”。教师观察学生的尝试过程,适时进行微展示,引导学生一步步实现对知识的掌握。
二、“智慧课堂”支撑,实现个性化学习
在以“练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教室配备交互式的电子白板,学生人手一个平板,教师登录“人人通空间”,把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智慧课堂“练习研究”的活动主线,实现深度探究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案例:《介绍一种事物》习作讲评课
(一)进入智慧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