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师打开手机“人人通空间”,点击“移动讲台”,扫码连接课堂。
2. 智慧课堂现场点名,开始上课。
(二)明确习作要求
教师发送板书出示“习作要求”,学生在平板上标注本次习作关键词。教师巡视,指名学生演示,呈现自己标注的关键词。
(三)读习作,绘导图,理结构
1. 明确任务(白板模式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请大家翻开本期的作文周报,从中选择一篇你最喜欢的说明文好好读一读。然后,看一看这篇作文抓住了哪个事物写,在文中进行标注。最后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
2. 选取优秀导图,进行“随堂直播”
3. 师引导: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同学的导图。她为什么这样呈现呢?请这位同学说说她的想法。
4. 学生自由发言。
5. 小结:我们的作文不可能面面俱到,应选择其中的几个方面进行呈现。
(四)再读习作,关注细节,导图突破
1. 明确任务(白板模式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请大家再读一读这篇作文,看一看这篇作文是怎样将这个事物的几个方面说明白的,在文中进行标注。最后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
2.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请将你绘制好的导图拍摄下来,我们请同学谈谈他的收获。生拍摄导图,教师从“移动讲台”中点击“学生演示”,点学生名字,指名演示,开启“作品观摩”。
A. 师引导:同学,你好!这篇作文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部分?请你拍摄下来,呈现出来,带着大家读一读。
B. 全班拿着平板跟读。
C. 师:为什么让你印象深刻?
D. 生现场演示,标注出自己欣赏的句子,同时,将多余的部分画出来,说明原因。
E. 小结:谢谢这位同学的现场演示!是的,我们在习作前已经搜集了很多关于“白鹭”“电视塔”这些事物的资料,你看,这位同学选择了其中最能体现事物特点的这个资料写进作文中,而其中的两句,是相关于它的生活习性的部分,我们就得删除。
F. 继续进行“学生演示”“作品观摩”,从学生的习作赏评中懂得合理使用说明方法、修辞手法,也是能将事物说明白的有效手段。
(五)根据讲评,进行二次修改
1.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在赏评的过程中收获很大,现在,让我们来检验你是否明白了。来,请拿起笔,着手修改自己的作文。
2. 师巡视,开启“课堂直播”呈现优秀修改片段。
本节课我们依托智慧课堂平台支撑,运用“随堂直播”“学生演示”“作品观摩”“随堂拍照分享”“发送板书”等功能,实现了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个性化习作评改。在信息化技术支持下,学生现场习练的过程得到直观呈现,在习练—发现—纠错—习练—总结的过程中实现学生学习内化。
三、交互式希沃白板,实现即学即用
希沃白板是一款由希沃(seewo)自主研发,针对信息化教学而设计的互动教学平台。产品以生成式教学理念为核心,为老师提供云课件、学科工具、教学资源等备课授课功能。
练习课堂教学中,精准控制“教”和“学”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希沃白板5的计时器使学生的“探究”和“应用”获得了更高的效率。例如:小组合作,在3分钟内设计一个“最佳创意奖”的奖章。在明确的时间要求下,学生参与更紧张、充分,参与度更高。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这就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合理分工,合作交流:有人设计方案,有人负责画图,有人提出整改和完善……在计时器倒计时的滴滴声中,孩子们与同伴快速完成了设计任务,提高了学习效率。
以“练习”为中心的小学信息常态化课堂教学策略探索中,我们聚焦课堂,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丰富学习形式,创设更多的师生“练习”的实践机会,真正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教师灌输的课堂学习现状。然而,大数据时代的教学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使信息化环境下的“练习”达到系统化,真正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课堂的探究还需要更扎实的、大量的实践。
参考文献
[1]刘荣青. 课堂的革命——习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M]. 江西教育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梅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