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 棠
初识吉竹伸介,还是5年前女儿刚读幼儿园的时候。当时,我和她在图书馆的港台馆闲逛,偶遇台湾版的绘本《脱不下来啊》,顿时被其中幽默、无厘头的画风和丰富的想象吸引住了。读完整个故事,我们忍不住相视而笑,乐不可支。对女儿来说,脱衣服卡在脖子上是很常见的生活小场景。没想到,这种微乎其微的小事,在吉竹伸介的笔下也能变得如此好笑又好玩,甚至还包含了一种对挫折泰然处之的人生态度,一种“无所谓,那又怎样”的松弛与豁达。从此,这位日本绘本作家便成为我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
后来才知,这本轻薄小巧的绘本曾获2017年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特别奖。彼时,大陆还未引进,而“吉竹伸介”这个名字也尚未被国人熟知。到后来,看到他在国内绘本界逐渐变得声名日隆、备受瞩目,成为“顶级流量”和“爆款制造者”,内心便颇有些慧眼识英雄的欣喜与自得。
许多童书作家都大器晚成,吉竹伸介亦是如此。童年的他怕生、内向、缺乏自信,觉得自己“做什么都不行”。从筑波大学艺术研究科的综合造型专业毕业之后,他并未走上理想中的职业道路——成为一名制作电影道具或玩偶的手工艺人,而是进了一家游戏公司,经常在工作间隙偷偷画插画,以缓解工作带来的压力。2013年,40岁的吉竹伸介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出版了第一部绘本作品《这是苹果吗也许是吧》,获3000位日本一线店员评选的“MOE绘本书店大奖”第一名,从此一战成名。之后更是斩获日本乃至国际多种奖项,在日渐低迷的日本出版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可以说,吉竹伸介的作品是孩子和大人都会喜欢的那种,每个人都能从他的书中收获纯粹的轻松和快乐。有时则是一种奇特的治愈感,似乎心中某些细微的褶皱被他的幽默和想象力一一抚平。有时成人亦可从中品咂出某种人生哲理来。当然,最令我感叹的还是他无穷无尽的想象力。
在他的成名作《这是苹果吗也许是吧》之中,我们可以领略这种在头脑中任想象信马由缰的快感。打开第一页,男孩放学回家,看到桌上放着一个红红的苹果。当他凝视苹果时,突然冒出一个念头:“也许……这不是苹果。”当苹果不是苹果的时候,它究竟是何物?可以变成什么?就这样,吉竹伸介引导儿童用一种新鲜的质疑眼光打量日常之物,于无疑处生疑。在物与我的观照中,突破概念的限制,看到物象背后和自身的无穷可能性。为此,童书作家粲然誉之为“一部高级的儿童存在主义哲学之作”。
这是一场天马行空的想象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