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一页书香·吉竹伸介:用想象对抗一切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22年10月05日 星期三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想象对抗一切

  戏,也是一种别出心裁的思维训练。于是,一颗平平无奇的苹果在他的笔下化身为各种匪夷所思的事物:从最开始的樱桃、果冻、橘子,到后来的鱼、工厂、蛋、房子、小行星……无奇不有。当我看到其中一页罗列了几十种奇形怪状的苹果“兄弟姐妹”时,不禁联想到加古里子的《乌鸦面包店》,同样也罗列了几十种形态各异的面包。类似的还有岩井俊雄的《100层的房子》系列等,不一而足。似乎日本人格外擅长创造小而繁密的物象,这大概与他们的生存环境和民族文化有关。

  吉竹伸介是名副其实的“生活观察家”。他喜欢着眼于生活中最不起眼的小细节,运用广阔无边的想象力,从中挖掘出令人意外的趣味和闪光点。《哈哈哈早上好》《夏美变变变》《揉一揉啊捏一捏》等便属于此类作品。你无法想象,一个面团在他的笔下能如此变幻无穷;也无法想象,孩子们读完《夏美变变变》后被激起的兴奋感和模仿欲。此外,更值得一提的是《好无聊啊好无聊》。关注儿童情绪的绘本早已屡见不鲜,然而细细描摹“无聊”这一状态的则尚属少见。在两个孩子身上,吉竹伸介惊讶地注意到,儿童对某件事情的厌倦程度有多快。孩子们并不总是好奇满满、兴致勃勃的;有时,他们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受到生活的平淡和无聊,陷入一种无所事事、提不起劲的状态中。无论儿童或是成人,都需要对抗生活中某种程度的空虚和无聊,而这种能力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加以练习。如何以有趣之事遣有涯之生,可谓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必修课。无聊并不可怕,它也许恰是孩子思考和想象的开端,是他们思索人生、探寻自我的起点。

  吉竹伸介的作品中,最打动我的是《后来呢后来怎么了》。在他27岁的时候,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母亲去世了;几年后,父亲也突发疾病去世了。吉竹伸介深刻体会到了“慢慢靠近的死亡”和“令人措手不及的死亡”这两种死亡模样的可怖。也许,这便是他创作此书的心理背景。他想写一写“有准备的死亡”,通过幽默和想象缓和、消解死亡带给孩子的恐惧感,让他们在亲人离世时有所慰藉,不至于陷入过度悲伤的泥潭中。死生亦大矣,吉竹伸介却能用有趣、有爱的方式为孩子讲述生死、天堂、地狱、墓碑、轮回等许多父母避之唯恐不及的话题,让孩子们读得兴味盎然。

  

  书中,爷爷去世了,收拾房间时,男孩在爷爷床下发现了他的“死亡笔记本”,里面记录了他对死后世界的设想,以及期待家人帮他做的事。在爷爷的想象中,去天堂要带上一大堆装备,就像要开始一场长途旅行;而天堂就像一个大型游乐场,可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游玩。他幻想了十几种坟墓的造型,每一种都别有趣致:单杠、灯塔、鸟巢、积木、恐龙甚至大型滑梯。而他会化作各种物品守护家人,可能变成月亮、苹果、伤疤、挖耳勺、塑料袋、小凳子等等。当男孩读完笔记后,虽然为再也见不到爷爷而难过,但同时也觉得安心——如果天堂真的是爷爷所想象的模样。最后,男孩也买来一本笔记本,决心写下《死后会怎么样》和《活着的时候做什么》。作者留下了一个温馨的结尾,当男孩在秋千上练习“飞行”的时候,一个蓝色的塑料袋随风飘过,也许,那就是爷爷的化身吧……真诚、坦率地谈论死亡,认真度过活着的每一天,这便是吉竹伸介献给孩子们的生命教育课。

  吉竹伸介从不以高标的艺术格调、跌宕的故事情节或深邃的思想内涵取胜,却总能深深地吸引读者。他的作品总是让女儿爱不释手,或是念念不忘想住进苹果房子里,或是用超轻粘土模仿书中的样子揉啊揉捏啊捏,甚至在读完《后来呢后来怎么了》之后,也像书中的爷爷那样,画出“上天堂”所需的装备,写下目前想做的事情……吉竹伸介的魅力,源自他对儿童真正的了解。

  儿童是童书作家们写作的契机,也是灵感的来源:波特小姐写信安慰生病的5岁男孩诺埃尔,在和他的通信中创造了彼得兔;刘易斯带三个女儿泛舟泰晤士河时,编出了《爱丽丝漫游奇境》;49岁的李欧·李奥尼带着5岁的孙女和3岁的孙子坐火车,为了让孩子们安静,他撕下杂志的彩页,讲述了《小蓝和小黄》的故事;中川李枝子在幼儿园做过17年的保育员,所以她笔下的《古利和古拉》才那么温暖纯真……吉竹伸介亦是如此,在身为人父之后,才得以近距离地观察孩子,创造出了这么多优秀的绘本。

  这些作家带来的启示就是:我们不能为想象中的儿童创作,那无异于闭门造车;也不能总是从自己遥远的童年出发,那只是对童年的怀旧和乡愁。唯有认真观察、了解、理解身边的孩子,才能创造出真正有生命力的作品。

  责任编辑 李 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开卷视点·“老园长”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改写人生·跨省,圆一个教师梦
   第07页:改写人生·跨省,圆一个教师梦
   第08页:走进名师·怀念吾师张子侠先生
   第09页:走进名师·怀念吾师张子侠先生
   第10页:走进名师·怀念吾师张子侠先生
   第11页:资教通鉴·走出功利化:教师的应然选择
   第12页:资教通鉴·走出功利化:教师的应然选择
   第13页:资教通鉴·走出功利化:教师的应然选择
   第14页:断论视窗·迎合,还是引领?
   第15页:断论视窗·也谈“强迫式礼貌”对孩子的伤害
   第16页:断论视窗·也谈“强迫式礼貌”对孩子的伤害
   第17页:断论视窗·也谈“强迫式礼貌”对孩子的伤害
   第18页:断论视窗·玫瑰的露珠挂在小王子的脸颊
   第19页:断论视窗·玫瑰的露珠挂在小王子的脸颊
   第20页:断论视窗·玫瑰的露珠挂在小王子的脸颊
   第21页:断论视窗·玫瑰的露珠挂在小王子的脸颊
   第22页:课程平台·人的悲怆与崇高
   第23页:课程平台·人的悲怆与崇高
   第24页:课程平台·人的悲怆与崇高
   第25页:课程平台·共同感受灾难中人性的唤醒
   第26页:课程平台·共同感受灾难中人性的唤醒
   第27页:课程平台·共同感受灾难中人性的唤醒
   第28页:别样课堂·如何渡过生命的漩涡
   第29页:别样课堂·如何渡过生命的漩涡
   第30页:边教边悟·基于STEM理念的小学科学课例开发研究
   第31页:边教边悟·基于STEM理念的小学科学课例开发研究
   第32页:边教边悟·探究“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的设计路径
   第33页:边教边悟·“以学生为本”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教学观
   第34页:边教边悟·“以学生为本”的中学生课外阅读教学观
   第35页:边教边悟·幼小衔接下的语言教育策略探究
   第36页:边教边悟·聚焦以“练习”为中心的小学信息常态化课堂
   第37页:边教边悟·聚焦以“练习”为中心的小学信息常态化课堂
   第38页:学子点击·生命暖意,给孩子最好的成长之礼
   第39页:学子点击·生命暖意,给孩子最好的成长之礼
   第40页:学子点击·生命暖意,给孩子最好的成长之礼
   第41页:一页书香·夏天,与梭罗相遇
   第42页:一页书香·夏天,与梭罗相遇
   第43页:一页书香·吉竹伸介:用想象对抗一切
   第44页:一页书香·吉竹伸介:用想象对抗一切
   第45页:往事今说·诗似冰壶见底清
   第46页:往事今说·诗似冰壶见底清
   第47页:往事今说·诗似冰壶见底清
   第48页:智慧纵横·现在,你信任我了吗?
   第49页:智慧纵横·做学生心田的守望者
   第50页:智慧纵横·做学生心田的守望者
   第51页:智慧纵横·做学生心田的守望者
   第52页:智慧纵横·师爱是灿烂的阳光
   第53页:智慧纵横·师爱是灿烂的阳光
   第54页:苦乐杏坛·耕耘乡村,筑梦教育
   第55页:苦乐杏坛·耕耘乡村,筑梦教育
   第56页:苦乐杏坛·十年磨一剑 中外试锋芒
   第57页:苦乐杏坛·十年磨一剑 中外试锋芒
   第58页:苦乐杏坛·十年磨一剑 中外试锋芒
   第59页:家事如风·那盏昏暗的灯,是我的生命之灯
   第60页:家事如风·那盏昏暗的灯,是我的生命之灯
   第61页:百家看点·说法·数字
   第62页:百家看点·流行语镜像中的文化面相(四十三)
   第63页:百家看点·刊林撷思
   第64页:百家看点·刊林撷思
   第65页:百家看点·答青年问
   第66页:百家看点·答青年问
   第67页:封三
   第68页:封底
用想象对抗一切
师道情智版一页书香·吉竹伸介:用想象对抗一切44用想象对抗一切 2022-10-05 2 2022年10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