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高二刚分班时便因为发型不合格,离校来回理了4遍才勉强合格。最可气的是,他非常懒散,时不时地迟到,有时候竟然晚40分钟甚至1小时。打电话给家里十几遍却没人接。即便到校后,依然是趴在桌上睡懒觉。通过周末家访,我了解到孩子的父母都是快递员,早出晚归,从小就顾不上他。阿富的父亲直接说:“孩子也不是读书的料,让他混上两年,捞个中学文凭,就让他回家帮忙。老师也不用太操心。”我试探着问:“不想拼一把,跳出小县城见识更广的世界吗?”阿富不语,但眼神亮了一下。“要不我每天过来接你到学校上学怎样?”阿富依然不语,他父亲插话说:“老师不要费这个劲了,再说这孩子也不想学。”在我苦口婆心的劝说下,阿富的父亲勉强同意了。
此后,我每天早晨、中午催他起床,并用电动车载着他,有时候在路上还能闲聊几句。过了一个月,他交作业的次数明显多了,尤其是我教的学科。正当我备感欣慰时,寒假前一天,阿富找到我,说下学期不想返校了。我惊讶地问:“这几个月你的学习状态越来越好了啊,怎么会有这想法?”“老师,我爸那个快递店缺人手,而我学习上落下的东西太多了,我确实不是考大学的料。”阿富一脸无奈。我不死心,与家长多次交流,然而终究没有改变结果,他还是离开了校园。
再遇到阿富,已是五年后的学生聚会,他变得沧桑了不少,但目光也更坚毅了。“还跟着父母干快递吗?”“是,还在干!现在店面扩大了,父母年龄也大了,主要是我负责!”阿富把这几年自己所见所感拣重要的跟我说了。看得出,踏上社会的阿富受过不少累,不过已经熬过来了。“还记得高中的事吗?”我笑着问阿富。“学的东西老早就忘了,但您那时天天骑着电动车来催我、载我,我是不会忘掉的。那时真的很怕听到您的敲门声,但又打心眼里敬服您,是您让我感受到了坚持的力量!”说着,阿富恭敬地起身与我碰杯,把酒一饮而尽。
聚会结束后,我收到阿富发来的微信语音:“感谢老师还能认真听我的社会故事,感谢老师您五年前那三个半月的相伴!”在此前,我以为对于阿富,我的坚持是失败的,我的付出是无效的。直到那一天,我才明白,长期的付出是能引发化学反应的,甚至能唤醒灵魂,让一个懒散的“问题学生”受到熏染,变成一个有担当的人,只是短期内不一定能看得出来。
教师以自己的言行给学生以示范,不一定立竿见影,但至少会在学生心里播下一粒向善向好的种子。给予足够的时间,这种子就可能出芽、展枝、舒叶、开花,最终结出唤醒灵魂的果实。
当然,在教育现实中,教师不是万能的,不是所有的教育都能取得期望的成效。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同样,我想真正的教师应该是:在认清教育真相后仍热爱教育事业并尽职履责。作为学生的关键引路人、心田守望者,教师能做的,不过是在情感上,总是安慰;在理性上,经常帮助;在精神上,有时治愈。哪怕学生没有太大起色也没关系,教师依然坚守在那里,永远守望着学生的心田。并在关键的时候,用心灵点灯,如灯塔般照亮他们,无怨无悔地指引着他们。
(作者单位: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