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注重核心教学目标的提炼。
教学目标必须体现出一定的主次,不可能平均用力,面面俱到。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这节课的核心目标,这一核心目标来源于文本解读时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和训练功能而定向选取。如这一篇侧重落实什么,学生可习得什么;那一篇课文侧重落实什么,学生可习得什么等等。
究竟应该如何提炼核心教学目标?
我们来看看阮美好老师执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教学目标定位:
(1)认读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誊写、自豪、敬仰、出版、歧途、慈祥、严厉、谨慎、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等词语。
(2)读懂课文内容,揣摩人物说话语气与心理变化,了解父母之爱的不同表达形式,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对人物情感的理解。
(3)能辨别课文前后两部分的不同写法,以及对话中不同形式的提示语,体会人物的心情。
(4)能迁移运用描写方法,呈现自己在生活中体验到的父母之爱。
目标(1)与目标(2)分别是文章的基础知识和思想内容,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多读几遍课文便可解决。课文通俗易懂,学生自读几遍便可把握父母之爱这一主题。而对于五年
级的学生而言,难点在于无法发现作者的叙述技巧及其匠心,导致他们阅读时难以具体呈现生活图景。从写作角度而言,无法呈现细节,是学生写不好作文的主要原因。即使有语言描写,也会因为欠缺筛选,或因缺乏必要的提示语而显得枯燥无趣,无法清晰呈现生活图景。这篇课文的语言描写带有清晰具体的提示语(神态、动作及说话语气),是学生练习写作的范例。目标(4)是目标(3)的迁移和运用。因此,本课教学的核心目标应该是目标(3)。
合理的教学目标源于深入准确的文本解读。因而,我们在备课时,首先必须深入地进行文本解读,要弄清楚学生能够从课文的学习中“习得什么”。只有这样解读,才能精当设置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达成高效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