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东省教育装备中心
阅读是获取知识、增长智慧、提高素质和传承文明的重要方式。阅读空间是阅读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学校教书育人与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支撑。大力推进中小学阅读空间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有利于更好服务师生的认知拓展、兴趣培养与能力发展,有利于提升学校环境品质、打造中小学阅读新场景。建设高品质书香校园,有利于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落实中央“双减”政策的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是促进学习型社会和书香社会建设的重要阵地和基础工程。
为适应广东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加强全省中小学阅读空间建设与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品质化,引导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做好阅读空间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广东省教育厅日前印发了《广东省中小学阅读空间建设与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一、编制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阅读工作。自2014年以来,“全民阅读”连续九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把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纳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宏伟蓝图;2022年,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
广东高度重视中小学阅读空间的规范化、现代化建设与管理工作。2019年6月,《广东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明确提出中小学校应当加强书香校园文化建设,完善校园阅读设施,鼓励教师开展阅读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培训,开设必要的阅读课程,开展各种形式的校园阅读活动;2021年11月,《广东省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强化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推进图书馆(室)信息化管理。
广东省教育厅于2004年印发了《广东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粤教装备〔2004〕3号),该文件实施多年,部分内容和提法已不适应当前国家和省的有关要求,已于2020年宣布废止。为适应当前广东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小学阅读空间建设、配备、管理、应用、培训与评估工作,依国家和省有关政策法规,广东省教育装备中心组织专家编制了《广东省中小学阅读空间建设与管理指南》。
二、编制过程
为确保编制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性,《指南》的建设部分和管理部分委托第三方科研机构完成: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专家团队负责《指南》建设部分编制工作,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和发展中心负责《指南》管理部分编制及统稿工作。
2021年8月—2022年2月,编制工作小组分别赴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汕头、梅州、清远、茂名、杭州等地20多所中小学校进行实地调研,通过问卷法、访谈法、专家咨询等方式开展研究,其中面向学校和学生发放了两套调研问卷,共回收1900多份学校问卷和50万余份学生问卷,形成了《广东省中小学阅读空间建设与管理调查研究报告》和《国内中小学阅读空间建设现状调研报告》,并在调研成果的基础上编制形成《指南》初稿。
2022年3—6月,编制工作小组共组织召开4次专家研讨会,邀请中宣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家图书馆、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单位图书馆、阅读教育研究领域的专家及广东省中小学一线校长、图书馆馆长等,共同研讨《指南》修改。
2022年7月,广东省教育装备中心组织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市教育基建和装备中心、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州教育学会中学图书管理研究专业委员会等有关专家对《指南》进行验收,专家评审组一致通过验收,同意《指南》结题。
2022年8—9月,向省教育厅有关处室及省文旅厅、省住建厅、各地市教育部门征求意见,根据反馈意见,经编制工作小组充分研究和专家论证后,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送审稿。
三、主要内容
《指南》包括总则、基本原则、发展目标、空间规划与设计、空间设施设备配置、组织机制与队伍建设指引、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指引、读者服务指引、实施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