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主要职责是协调两地委托办学工作,“第一学年开了八九次协调会、推进会,最近三个月也已经开了三次。”过去几个月,她的足迹遍布紫金的16个镇,带队开展调研、听课、送教下乡等活动。
钟秀娟表示,委托办学通过以强带弱、深入对接、区域环流,更新本土学校发展理念,优化教育教学管理机制,着力打造乡村振兴、教育帮扶新样本。龙华、紫金两地教育全身心、互融入的做法切实推动了新一轮对口帮扶全面升级。
“送强校”重点打造,破解优质学校少的难题
委托办学以跨区域集团化办学的形式,由龙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龙华区民治中学教育集团分别对紫金中学、深圳龙华紫金实验学校进行为期三年的委托代管。期间,龙华两个教育集团作为办学主体,负责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教研等各项管理工作;两地政府负责提供人力、财力、物力支持。
委托办学启动至今,已安排专项资金 2.1亿余元,用于紫金中学后勤设施、校园文化、教育教学设备等校容校貌的提质升级和深圳龙华紫金实验学校的开办使用,两校新校园文化工程建设成效初显。
同时,为协助紫金教育改善办学条件,龙华教育通过爱心企业捐赠和联盟学校捐助的形式多方筹集资金,推动紫金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改善办学条件,一年多来,累计为紫金捐赠价值200万元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和约160万元的教学用设备设施。
“送团队”专业管理,破解办学理念旧的难题
由龙华从全区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库中遴选,向被托管的两所学校分别选派1名校长、1名分管教学的副校长、2名负责教学和教科研的中层管理干部,依托专业化团队推行现代化管理,实现先进理念和经验的快速“植入”,并遴选一大批本地优秀管理人才,共同打造强大的学校管理团队。
为助推紫金教育管理团队成长,每年选派近30名紫金骨干教师到龙华学校跟岗培养。龙华还专门制定“柔性人才送教计划”,由龙华区教科院、12所结对帮扶校校长组织名校长、名师对紫金团队进行“组团式”线上线下培训。一年多来,累计有26批次,51名龙华教育高层次引进人才面向全县骨干教师开设43节公开课、51场讲座,听课教师达4600余人次。
目前,龙华管理团队在两所委托学校,结合紫金本土特点将办学思想融入龙华教育理念,分别确立“新百年新紫中”“根脉教育”办学理念和三年发展规划,并以龙华教育理念为引领,推行现代化教育教学管理,着力打造具有紫金本土风格的校园文化,重新架构两校的教育教学管理。
“送名师”示范带动,破解教师成长慢的难题
采取选派、招聘、选拔等形式充实被托管两所学校的师资队伍。2021年,龙华区选派48名高层次名师、中层教学管理干部、优秀青年教师赴紫金支教。2022年,龙华再次选派41名支教教师,其中高级教师10名,占24.4%;其中,有中国人民大学博士1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双一流大学硕士23名,硕博学历骨干教师占58.5%。
为了更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以被托管的两校为核心主体,搭建教学能力成长平台,支教团队延续传统,定期开展每月“三个一”送教下乡活动,即每月至少一节公开课、一次讲座、一次下乡指导。2022年,在临时党支部的带领下,支教团队到达24所乡村学校开展送教,开展72节示范研讨课,24场专题讲座,8场学生学法指导;参与交流的片区学校达 72 所,听课教师达 2110余人次。
把龙华教育先进的办学理念、机制和教育教学思想带到紫金,将龙华的优秀师资引到最需要的偏远山区学校,带动提升当地教学、教研水平,成为紫金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孵化器”。
提质量,教育走向优质均衡
委托办学后,紫金教育正在化被动为主动,将“你能给我什么”的定式思维转变成“我将借你做什么”的求进思维,实现了从初期帮扶的“输血”到持续“造血”的目标,不断增强紫金学校内涵发展动力,也开拓了紫金的办学思路。
推动学校办学理念“融湾融深”
委托办学下,通过引进龙华先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