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支持:与Y父母面谈
目的:巩固良好的家校关系;肯定Y父亲的正向转变;引导Y父母形成一致的教育方式,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过程:母亲一直强调孩子只要开心就好,而父亲则更希望孩子成为天之骄子。笔者对父母教育理念不一致表示理解,但这对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来说百害而无一利,孩子不想让父母任何一方失望,但又没有两全之策。另外,父母亲发生冲突,彼此攻击,也对Y处理人际关系做了不好的示范。Y父母在明确管教方式不同对孩子的巨大影响后,决定做出改变。父亲提出不再插手Y的学习,换由母亲全面接手。双方达成一致,不再在孩子面前唱反调,尽量不吵架,努力在孩子面前维持和谐的夫妻关系。
心理支持:第四次面谈
Y准时来到心理辅导室,表示最近情绪温度为5-6度,比较开心。父亲不再管自己的学习了,晚上写作业时父亲会出去跑步,对自己也温和了很多,睡眠也好转了。这段时间通过画画赚了一些零花钱,也许以后会从事游戏创作行业。在“雨中的我”主题绘画中,小雨显示Y目前的压力较小,“我”是Y喜欢的妖兽模样,有大大的耳朵和尾巴,没有伞则说明Y应对外界的能力比较弱,这可以是之后辅导的方向。
三、教育效果与反思
目前,Y开始学习素描,睡眠和情绪也向平和、积极转变,期末数学考了98分,语文和英语均为优秀。父亲常常参加家庭教育讲座,进行自我批评,态度温和了很多。
在本案例中,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反应迅速。在孩子想要跳楼时迅速阻止,并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学校也将继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与引导,使学生和家长遇到心理困惑时,勇于求助、善于求助。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及疫情对人们的冲击,青少年心理问题呈现低龄化、复杂化趋势。心理教师需要掌握危机干预的技巧、快速灵活的家校沟通方式,帮助学生度过危机。同时,电子设备管理引发的激烈亲子冲突也在提醒着我们,学校需要开设互联网时代学生需要的相关课程,预防、减少学生的心理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