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思政大德育格局,激发广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深厚情怀。
教师是学生筑梦的“领路人”。禅城现有思政教师1527名,专、兼职教研员9名,区思政课中心教研组成员30名。禅城以赛促训、以赛促学,定期组织全区思政教师开展业务培训,开展“十佳”思政课教师评选活动,增强思政课教师的专业水平。
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禅城建立班主任准入制度,严格做好中小学班主任的配备与选聘工作;实行中小学名班主任导师制、学校班主任师徒结对制度,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的引领、辐射与示范作用;开展全区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并组织优秀班主任参加省、市班主任大赛。
今年,禅城还组织开展了“喜迎党的二十大,争做好队员”主题队日活动、“新时代好少年”评选和学习活动、“我向党旗敬个礼”活动、“我们的节日”系列传统节日活动、“赓续红色血脉 强国复兴有我”向国旗敬礼活动等,引导学生从活动中充分汲取养分,收获成长。
美育为修,提升学生艺术素养
禅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美育工作,培养具有艺术修养学生。
在开齐开足美术、音乐课程的基础上,各校开展班级、年级、校级美育活动,建设2个以上艺术社团或兴趣小组,实现100%中小学生接受艺术教育。每年开展18项区级以上艺术比赛竞赛,区内组织中小学个人才艺大赛、合唱、舞蹈、器乐、绘画、书法等赛事,为广大学生搭建多维度的展示舞台。
走进佛山市第一小学,门口、走廊、橱窗的装饰都以粤剧元素组合呈现,耳边还传来学校广播站的经典粤曲小调,整个校园充满浓郁的艺术氛围。学校地处佛山老城区,在佛山祖庙万福台与粤剧博物馆之间,这为粤曲粤剧校本特色项目开发提供了丰富且鲜活的资源。
自2009年起,佛山一小将粤曲粤剧知识融入校园生活,每天播放粤曲经典小调,还积极推进“曲艺进校园”,开发出校本课程《粤韵》。学校每周安排两节曲艺课,低年级学生以赏为主,高年级学生以唱为主,分阶段培养学生对粤曲粤剧的兴趣。学校还成立“红豆新芽”娃娃粤曲粤剧团,实现普及和培尖同步推进。
禅城区张槎街道下朗小学成立“小小红豆”粤剧团,利用第二课堂活动普及粤剧知识,让学生体验粤剧表演角色、表演多元化粤剧,让教师参与学生的化妆、穿戴表演服饰等,多种形式加深了师生对粤剧艺术的理解和热爱。为了让学生更系统地学习粤剧知识、传承粤剧文化,下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