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每周都会邀请粤剧专家到校教学。
铜凿剪纸是佛山剪纸中最具特色的一个品种。近年来,佛山市第二十五小学借助佛山剪纸非遗传承人的资源优势,将失传多年后得以复活的铜凿剪纸引进校园,成立佛山铜凿剪纸艺术工作坊。2022年1月,学校被评为全省中小学第三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学校和第五批艺术教育特色学校。
地处南国陶都的禅城区石湾第一小学,秉承陶艺优秀文化传统,坚持“以陶育德、以陶立人”理念,以“陶美教育”为办学特色,积极构建“陶品课程、陶智课程、陶趣课程”三位一体的陶美教育课程体系,一至六年级全面开设陶艺特色课程,全校学生都爱学陶玩陶。学校被授予“广东省陶艺特色教学与创作实验基地”,校本教材《陶艺》获广东省特色课程评比一等奖。
禅城各中小学结合本校的人文环境资源,挖掘潜力,在艺术的普及与提升中,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并在各级各类艺术展演中,创作展示了一大批艺术精品,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体育为重,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禅城落实健康第一理念,夯实学生体质健康基石。
全区每所中小学均布局2项以上特色体育项目,创优武术、咏春拳、龙狮、游泳、健美操、足球、排球、篮球、田径等体育特色学校,提升区域体育竞赛成绩。各中小学落实“1.5+1”锻炼机制,每名学生每天校内开展不少于0.5小时大课间活动和不少于1小时体育锻炼,校外不少于1个小时体育锻炼。每年坚持举办排球、足球、乒乓球、篮球、羽毛球、游泳、武术、击剑、舞龙舞狮、健美操、体操等多项比赛以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为学生搭建展示体育技能的舞台。
佛山市第五小学秉承“以武育德,以武启智,快乐成长”办学理念,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同时,每个年级每周安排一节校本武术课:一、二年级练习段前套路,三、四年级学习段位一段和功夫扇,五、六年级练习段位剑术等,督促学生坚持做到“每天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始终保持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充满活力的精神风貌。
多年来,佛山五小培养了20多位国家二级运动员;近五年,参加武术比赛便获省级奖励146人次,市级奖励68人次,区级奖励151人次。“崇文尚武、共同成长”已成为佛山五小特色办学的一张亮丽名片。
健美操是佛山市荣山中学重点打造的体育特色项目之一。2007年开始,荣山中学和李宁体操学校联合设立健美操队,成了荣山中学探索体教结合模式的出色典范,填补了禅城区乃至佛山市在这一运动项目上的空白。经过多年努力,培养了多名世界冠军和全国冠军,如获得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冠军和全国健美操锦标赛冠军的李琪,获得全国学生运动会三人操冠军和五人操季军的成铭健,获得全国健美操锦标赛冠军的文嘉仪和文嘉华,获得全国学生运动会五人操季军的唐浩等。
作为广东省体育特色学校,荣山中学先后与武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等体育院校签订了体育特长生输送协议,通过高校生源基地的平台打造体育特色学科,使该平台成为特色人才培养、特色师资培训、特色学科建设和学校特色发展的基地,搭建起了体育人才培养“一条龙”体系。
禅城区张槎中心小学也在探索体育人才培养的新路径。2022年9月,佛山市田径协会张槎中心小学“田径后备人才训练基地”揭牌。“这标志着我校田径事业又跨出了坚实的一步,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学校体育特色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张槎中心小学校长黄艺表示,为了更好地将校园田径队伍建设工作落实到位,将在每个班级设立班级田径队,以壮大学校田径队伍,发掘更多田径苗子。
放眼全区,为提高学生训练水平,促进体教融合,区教育局联合区文广旅体局经综合考核,命名佛山市白燕小学等56所学校为区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