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市城南小学等28所学校为区级训练网点学校,为禅城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
近年来,禅城学生体育代表团在参加国家、省、市各级体育竞赛中屡创佳绩,比如,佛山市第十四中学排球队获2022年广东省中学生排球锦标赛一等奖;佛山市实验中学赛艇队代表佛山市参加广东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中国体育彩票”竞技体育组赛艇项目比赛,取得6金、5银、9铜,团体总分第三名的好成绩。禅城学子参加佛山市第六届中学生运动会,共获得金牌28枚,其中揽获健美操全部比赛项目5枚金牌、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好成绩;禅城区体育代表团获广东省第十三届中学生运动会健美操团体总分第四名;在2022年佛山市高中生(中职)足球联赛中获高中女子组第一名,并将代表佛山市参加2022年广东省“省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总决赛……
劳动为行,培养学生劳动技能
禅城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在禅城,每所学校开设特色劳动项目,让每个学生都掌握1-2项劳动技能,发挥劳动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育人价值。
首先,禅城建构劳动素养评价标准和学生个人成长档案,指导每个学生选定个人劳动教育发展项目、明确目标,全面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与品质、劳动精神和劳动素养。探索并尝试开展数据化跟踪评价机制,计划在有条件的学校先行先试,并逐步推广应用。
其次,强化教研,开发地方和校本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启动“实践·融合·创新:禅城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劳动教育资源库”建设工作,广泛征集优秀劳动教育案例资源,鼓励学校把陶艺、剪纸、狮头制作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校本课程,以“体验”为切入点、“实践”为突破点、“融入”为关键点、“课程”为着力点,不断推动建立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劳动教育体系,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劳动素养和品质。目前,禅城已承担劳动教育省级规划课题研究2项、劳动教育区级课题研究2项,建立市级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5所。
第三,加强校内外劳动基地建设。区教育局编制《禅城区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课程实施方案》,评审确认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设立禅城区中小学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实践培育基地的申报条件和退出机制;评选劳动教育实验校和示范校,引导各劳动教育实践单位良性发展,为学校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和本土研学活动提供多样化选择。
佛山市白燕小学毗邻佛山市中医院,中医药文化资源丰富,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生命健康意识,学校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劳动教育,开设了丰富多彩的“小神农”系列特色活动,引领学生学做“小神农”,校园内种植了各式各样的中草药植物。通过种百草、识百草、用百草探寻百草奥秘,“小神农”们一方面对药用植物有了更为专业的认知,可以感受到在大自然中考察的乐趣,另一方面也学习了更为科学的鉴别方式,在观察思考、分析比较、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提升了探究能力。
“童观飞羽”社团的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走进高明崇步万亩稻田,开展观鸟观自然活动;六年级学生听完主题为“植株调整”的理论示范课后,来到学校的天空农场,进行实地观察和动手实践……佛山市同济小学持续深化劳动教育实践,开展形式多样、主题多元的劳动教育活动课程。
禅城通过“五一”特质优教计划,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打造出一批艺术、体育、劳动教育特色学校,绘就了一幅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群校图。“五一”特质必将成为禅城学子的标配,展现“首善禅城,精品教育”的新魅力。
(本文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责任编辑 黄日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