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圳市龙华中学 柳嘉慧
任务驱动型作文之所以能与深度学习产生关联,主要原因在于写作是促进学习的重要策略,任务驱动型作文是建立在学生深度阅读作文材料的基础上,用任务驱动学生使用理性思辨、创造性思维深度加工已有知识,建立知识内容之间的关联、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关联,以及知识概念与日常经验的关联形成的作品。作文本身就是深度学习结果的呈现。深圳市龙华区首次推广深度学习的理念后迎来的高二年级联考作文题目,就是在深度学习视角下命制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题目,但是从学生实际的写作情况来看,学生的思维并没有跟随命题者走向“深度”,而是在立意之中就露出了“浅表化”的缺陷。现笔者对考场作文个案的立意段落进行具体分析。
一、原题回顾与解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期,鸿鹄中学持续开展了“杜绝浪费做表率,勤俭节约我带头”的活动,力图在全校范围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然而,一段时间过去,节俭之风渐浓,浪费现象依然存在。在高一(1)班班会上,同学们热烈讨论:有同学建议制定校规班规等相关制度,对浪费现象进行严厉处罚,并记入个人档案;有同学觉得这样太过严厉,建议以提升认识、转变思想为主;也有同学认为应该树立正面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弘扬正气;还有同学认为应开展体验活动,带同学们走进社区,走进工厂,亲身感受劳动艰辛。
假如你是小康同学,作为班级学生代表,在下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发言。请结合材料,写一份发言稿,分析前期问题,并提出具体有效的改进建议。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道作文题是一道以具体情境为载体,以典型任务为主要内容的“真实的、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符合课标“为评价学生语文素养水平而选取的具有代表性价值的语文实践活动”的要求,也符合深度学习中引导学习者以高阶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标的教学策略。
从主题来看,节约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习近平总书记也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课标有“文化的传承和理解”的学科素养要求,2019年高考以“热爱劳动”这一传统美德命制高考试题;《高考评价体系》中对考生有“具有社会责任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履行义务,具有集体主义精神,以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为先”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要求。因此本题既切合时政热点,也符合课标要求,适合新高考体系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激发和培育。
从原题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本次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