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大学附属中学 余光辉
马太效应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科学等领域。马太效应是社会学家和经济学专家常用的术语,反映的社会现象是两极分化。[1]而在学校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以下简称“体测”)中,马太效应则表现为“体质好的学生与体质差的学生差距越来越大”。
研究选取某校2019年新生体测成绩作为原始数据,选取2021年同批次学生体测成绩作为对比数据,成绩分为不及格、及格、中等、良好、优秀五个等级,体侧内容包括1000米跑(男生)、引体向上(男生)、800米跑(女生)、仰卧起坐(女生)[2]。具体见下表。
一、数据分析
在1000米跑(男生)项目中,2019年不及格、及格、中等人数占比相近,其中,不及格人数占比为21.32%,这说明2019年男生的耐力素质较差;经过3年学校体育锻炼后,2021年不及格人数占比为23.45%(增加2.13%),中等人数占比为18.12%(减少3.20),良好人数占比为19.40%(增加0.42%),优秀人数占比为18.55%(增加1.92%);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2019年与2021年成绩相关系数r=0.900,显著性检结果为p= 0.037,表明两年成绩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因而认为,在1000米跑(男生)项目中存在着马太效应。
在引体向上(男生)项目中,2019年不及格人数占据了74.63%,优秀和及格人数相当(相差0.21%),中等和良好人数接近(相差0.42%),说明男生上肢力整体都较差;3年的学校体育锻炼,这一情况并未得到明显改善,2021年不及格人数占比为76.76%(增加了2.13%),及格人数减少了2.13%,优秀人数却只增加0.64%;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2019年与2021年成绩相关系数r=0.999,显著性检结果为p= 0.000,表明两年成绩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因而认为,在引体向上(男生)项目中存在着马太效应。
在800米跑(女生)项目中,2019年不及格人数占比人数为22.34%,优秀人数最少(占比为16.50%),人数最多的为及格人数占比24.11%。对比男生1000米,女生的整体中距离跑水平更差。2021年,再次进行测试时,女生不及格、及格、中等人数占比变化不大(分别为增加0.5%;减少0.25;增加0.5%),良好人数减少了2.03%,优秀人数占比增加了1.27%;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2019年与2021年成绩相关系数r=0.936,显著性检结果为p= 0.019,表明两年成绩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因而认为,在800米跑(女生)项目中存在着马太效应。
在仰卧起坐(女生)项目中,2019年不及格和良好人数占比接近(相差0.51%),及格和中等人数相当,分别占比为20.56%、21.32%,说明女生身体能力要稍好,如果抓好课堂训练,应该能得到较好的提升。2021年不及格率反倒增加了1.27%,中等人数下降1.01%,优秀人数占比为24.62%(增加了1.52%);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2019年与2021年成绩相关系数r=0.879,显著性检结果为p= 0.050,表明两年成绩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因而认为,在仰卧起坐(女生)项目中存在着马太效应。
二、结论与建议
研究发现,中距离跑项目即1000米跑(男生)和800米跑(女生),存在明显的马太效应;身体能力项目,即引体向上(男生)和仰卧起坐(女生),存在马太效应,但男生群体的马太效应更为明显。
为此,应打破体质测试中的“马太效应”,必须重视及格和中等水平学生的体育锻炼。在体育课及课外体育锻炼中,要注重学生心肺功能及男生上肢力量的锻炼,科学设计锻炼内容与强度,确保锻炼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同时,马太效应也存在于心理层面,即体质较好的人其心理素质普遍较好,体质较差的人其心理素质普遍较差,因此,体育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心理,激发其锻炼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史立峰,张辉. 我国区域竞技体育“马太效应”发展特征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4(1):54-58+84.
[2]谭久红,徐峰. 黄州城区中学学生对体质健康测试认知与态度的调查与研究[J]. 武术研究,2016,1(4):148-151.
本栏责任编辑 黄博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