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山市三乡镇鸦岗小学 莫结桃
“双减”的出台,使作业设计迎来一场变革。在严控作业总量的前提下,语文作业不应只是单纯学科知识的补充和延续,而是要扩大学生学习领域和丰富知识表征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指向学生生命拔节的一种联结。
一、联结个体需要,打破统一性
俗话说,五个手指都有长短。一个班级,学生之间肯定存在着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学生既然存在差异性,教师就要因材施教,设计不同水平、不同难度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语文作业的设计可以根据难度,分为基础类、发展类、创造类三级作业。基础类作业,巩固学科知识,完成课堂学习目标;发展类作业略有难度,留给学生思考空间,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创造性作业提高难度,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不同层次的作业。例如,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两篇课文的学习,我设计了三种类型的作业:基础类作业——抄写词语,根据插图拟小标题;发展类作业——根据小标题设计连环画,配上文字说明;创造类作业——根据连环画,表演故事。三个层级的作业,难度循序渐进,不同水平的学生完成不同层次的作业,尊重人的个体差异。
二、联结语文活动,打破单调性
实践体验是语文学习的方式。实践体验类型的作业,增强学生亲身体验感,激发学生作业兴趣,寓教于乐,使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语文作业的设计要挖掘教材中的活动因素,引导其亲身体验、自主探究,使其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动态体验,张扬生命。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是写一封信。很多教师把这一封信当作是一项作业,学生的信是否寄出去,是否真的有人看,从来都不理会。其实,写作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公众的言说,是情感的交流。在这一次作业中,我联系了自己同学所在学校的一个班级,让学生与对方班级的学生一一配对通信。学生们在信中,或讲述自己身边的事,或介绍三乡的景点景色……约两个星期后,学生们收到对方班级学生的回信,在信中实现了人与人的交流,扩大了知识面,拓宽了视野。学生们兴趣盎然,大呼过瘾,真正地体验信的作用和妙处。
三、联结多元学科,打破单一性
语文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涵盖了语言、历史、哲学、思政、地理、人文、美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语文作业的设计应着眼于打破学科壁垒,建立各学科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与整合,增强作业的知识性、趣味性、人文性。例如,学完《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布置的作业是,学生从“签订的屈辱条约”“圆明园的全景”“圆明园的毁灭”“西方列强”“圆明园的印象”“毁灭的原因”“个人的感想”等方面,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做一份手抄报。这一份作业的完成,需要语文、历史、美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搜索资料能力、绘画设计能力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四、联结群体合作,打破封闭性
作业设计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贯彻自主、合作的学习理念。语文作业的设计,要在强调学生独立完成的同时,敢于打破个体的封闭性,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生生、师生、亲子的合作。
1. 与同学合作。这类作业是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的,既可以克服个体的不足,也可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例如,教完《猎人海力布》,设计以小组为单位表演故事的作业;学完《中国少年说》,设计以小组为单位朗诵课文的作业……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小组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共同思考、共同激励、共同进步。
2. 与教师合作。这类作业的设计,体现师生互动,共同合作完成。每一个单元的作文,可以采用“师评(提出改进建议)——生评(根据教师建议修改)——互动(师生合作再次评议)”的模式,学生参与作文评价,改变了教师评价的单一模式。在师生作业互动的过程中,既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又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情,并根据学情调整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3. 与家长合作。这类作业以教师指导为基础,家长协作为前提,学生独立完成为目标。例如,学完《中国少年说》一课,为激发学生浓浓的爱国之情,我设计以下作业:与家长一起观看《长津湖》《八佰》等爱国主义影片。学习《北京的春节》一课,为了使学生更加了解传统文化,设计以下作业:向家长请教,了解家乡春节习俗……这样的作业,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加深了亲子的情感。
责任编辑 黄铭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