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韶关市武江区新华幼儿园 黄建荣
新时期劳动教育是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幼儿园劳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被置于相对边缘的位置,存在流于形式、认识性不足、系统性缺乏等问题,韶关市武江区新华幼儿园尝试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挖掘劳动教育资源,敢于创新,探索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新路径。
一、提高认识,转变劳动教育观念
1. 认真学习,转变教育观念。组织教师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义》等文件精神,提高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通过家长会、微信平台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力度,使家长明确劳动教育的价值所在,为后续的劳动教育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加强联系,构建家园、社区立体化劳动教育模式。加强家校沟通,主动与社区、妇联、科协等部门合作,努力搭建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立体化教育模式。
二、深入探究,搭建幼儿园劳动教育的框架
新华幼儿园在总结反思幼儿园劳动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教师、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学习借鉴他人经验,以幼儿园教育研讨为主线,将自主区域、幼儿园、家庭、社区等几大领域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加强相关教育实践的阵地建设。努力践行一日活动、家庭劳动教育、社区劳动教育与联盟体劳动教育的实践与反思,并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及时评价反馈,构建幼儿园劳动教育新框架。
三、挖掘资源,打造幼儿劳动学习的阵地
1. 筑牢劳动教育阵地。幼儿园教育是综合性教育,幼儿教师应该牢固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将劳动教育融入幼儿每天的活动。牢牢抓住生活中劳动教育契机,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幼儿园教师可与幼儿分享绘本故事《小威利做家务》,让幼儿明白生活离不开劳动,劳动能够帮助别人,也能帮助自己,进而感受与人分享劳动成果的喜悦。
2. 丰富自主区域游戏实践阵地。幼儿园的劳动教育需要场所支持。新华幼儿园充分发掘幼儿园场地,精心打造了生活体验馆、木工坊、陶艺馆等主题区域,帮助幼儿了解各种职业的工作特点,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和服务能力。在生活体验馆里,教师会提供各种食材,师生一起探讨美食制作的步骤和方法,共同进行实践操作,一起分享劳动成果。在木工坊中,教师提供锯子、锤子、钉子等各种木材游戏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材料,亲身体验木工制作的全过程。在体验过程中,孩子们的测量、平衡等数学知识得到运用,物品的构图、颜色的选择等美术鉴赏能力得到提高……实践证明,丰富自主区域游戏的实践阵地后,幼儿的劳动兴趣明显提高,劳动能力得到了锻炼,逐渐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3. 创新构建劳动实践阵地。劳动实践阵地是幼儿园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幼儿园在一日活动及主题区域的实践远远不足,还应该不断探索,大胆创新,构建新型劳动实践的阵地。
建立家庭劳动实践阵地。将劳动阵地拓展到家庭中,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实现家园共育,教育同步,共促发展。一是鼓励家长与孩子开辟种植园,以此美化自己的家园;二是鼓励孩子在家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三是鼓励家长和孩子积极参加社会劳动实践活动;四是鼓励孩子通过录制视频、制作手抄报等形式向幼儿园及身边的朋友分享劳动的成果及心情;五是构建科学的奖励机制,激发家长和幼儿参与劳动的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建立社区劳动实践阵地。社区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应该充分挖掘社区资源,构建社区劳动实践阵地。比如,可以组织家长和孩子参加社区发起的植树节活动,每周安排小朋友到社区打扫卫生、关爱老人,在节假日为社区送上精彩节目,等等。这些有意义的活动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
建立幼儿园联盟体劳动实践阵地。幼儿园活动场地小是当前不少幼儿园发展的瓶颈,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因此,构建幼儿园联盟体劳动实践基地,是解决幼儿园劳动实践场地不足的有效途径。幼儿园根据办园理念、办园特色、园内环境等,与其他幼儿园结成教育联盟体,各幼儿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联盟体活动发展的合理规划,实现教师、场地、劳动资源的共享。
建立社会劳动实践阵地。幼儿园主动与各级妇联、科协等部门联系,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开辟劳动实践阵地。如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