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交流·设计改变乡村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广科建工·吴川乡村设计实践团工作纪实
2022年12月05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计改变乡村
——广科建工·吴川乡村设计实践团工作纪实
△大岭脚村德孝廊效果图(设计团队制作)

  我们在专业实践过程中,将思政要素与专业技能融为一体,打破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课堂壁垒,找到了实现“三全育人”的又一途径。通过设计传播正能量的同时,也进行着自我教育。

  设计改变乡村,育人助力振兴

  这次历时九个月的乡村设计实践,既是一次高校设计学科参与乡村人居环境建设、专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行动,又是一次有益的教学相长、理论融合实践的设计课程改革。

  在学院的支持下,项目主持人组建项目实践小组,开展项目化教学。来自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参与项目,通过学分置换的方式得以免修相同学时的课程。这一方式灵活地解决了课程与实践时间冲突的矛盾。此外,活动有更多的公益因素,以及有参与各种竞赛和活动评奖的机会,因而备受关注。通过公开、自由竞争的方式招募优秀的学生参与实践团,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同学起了激励作用。

  实践小组参考设计工作坊的组织模式,每周定期在工作室集中工作。教师与学生原有的角色悄悄地发生变化,更像是工作伙伴。在工作中,师生交流的模式有别于课堂的讲授方式,更多地呈现自由交流、尝试和探索的状态。团队在此过程中培养了高度的默契,专业知识不是以一种固有的模式在传播,而是更自如地流动。这个过程,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受益匪浅。

  除了向地方政府提交设计成果,我们还积极向国内外各大竞赛投稿,如高校数字艺术大赛、华灿奖、美丽乡村、ICAD、新加坡金沙等。近一年,本专业的学生获得省级以上比赛三等奖以上的设计奖项多达五十余项,其中三十余项为乡村设计实践项目。这也极大地鼓励了参与乡村设计实践的学生。

  通过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带领学生研究岭南传统民居建筑,将传统建筑文化和人居理念逐步融入设计类课程,潜移默化,根植于心。通过挖掘乡村历史思政元素,将革命的历史精神和共创美好的公社文化融入设计主题,让环境感染人,让体验者心怀感激,思想升华。不仅完成了一项乡村设计,对参与设计的学生而言也是一次深入内向的思想教育,真正实现了“育才”与“育人”有机结合、思政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结合。另一方面,作为高校的设计类专业,我们结合具体的项目开展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不但能解决人才培养方案落地性问题,也有利于解决乡村建设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实现“深耕传统文脉、传承岭南文化、创新人才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目标。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六年来,我们的脚步遍及粤西、粤北和粤东,我们的作品也开始在各地落地生根。师生一道走近乡村,挖掘丰富多彩的岭南文化,体会乡情,了解乡村实际需求,通过发挥专业特长,融合教学育人与乡村振兴,以设计成果改变乡村面貌,以乡村实践促进人才培育。

  我们深知,乡村建设与育人一样,不可一步跨越,亦非仅凭数月间的数幅图纸实行,便可拨云见日,而需以年计,加以恒心,经一届届师生的努力,向前,再向前。

  (注:本次实践团参与师生包括:

  教师:黄鹄、洪翊慧、李鹏、周叙、李艳

  学生:王梓琳、郑嘉柔、陈晓吟、陈嘉怡、李丹琦、陈海宜、张惠茹、赵洪华)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职教育土木建筑与水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改革项目(编号:202105Z01)

  责任编辑 魏文琦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导读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要闻·速览
   第07页:要闻·资讯
   第08页:重点·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广东实践
   第09页:重点·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广东实践
   第10页:重点·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广东实践
   第11页:重点·建设高质量中小学阅读空间建设与管理体系
   第12页:重点·建设高质量中小学阅读空间建设与管理体系
   第13页:报道·佛山禅城:培育“五一”特质学子,树立城市教育标杆
   第14页:报道·佛山禅城:培育“五一”特质学子,树立城市教育标杆
   第15页:报道·佛山禅城:培育“五一”特质学子,树立城市教育标杆
   第16页:报道·佛山禅城:培育“五一”特质学子,树立城市教育标杆
   第17页:访谈·做“有效、有趣、有料、有魂”语文课堂的探索者
   第18页:访谈·做“有效、有趣、有料、有魂”语文课堂的探索者
   第19页:访谈·做“有效、有趣、有料、有魂”语文课堂的探索者
   第20页:策划·委托办学:教育帮扶新模式
   第21页:策划·龙华帮扶紫金:从“输血”到“造血”
   第22页:策划·龙华帮扶紫金:从“输血”到“造血”
   第23页:策划·龙华帮扶紫金:从“输血”到“造血”
   第24页:策划·紫金中学:三维共振,老校“发新芽”
   第25页:策划·紫金中学:三维共振,老校“发新芽”
   第26页:策划·深圳龙华紫金实验学校:对标湾区,新校“深扎根”
   第27页:策划·深圳龙华紫金实验学校:对标湾区,新校“深扎根”
   第28页:策划·记者观察:改革创新,助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29页:专题·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高中化学深度学习案例
   第30页:专题·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高中化学深度学习案例
   第31页:专题·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高中化学深度学习案例
   第32页:专题·指向深度学习的任务驱动型作文立论方法例析
   第33页:专题·指向深度学习的任务驱动型作文立论方法例析
   第34页:专题·例谈高中物理深度学习的情境任务驱动
   第35页:专题·区域高中学校增值评价探索:以深圳市龙华区为例
   第36页:研究·C-PBL的设计方法和实施策略
   第37页:研究·C-PBL的设计方法和实施策略
   第38页:研究·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
   第39页:研究·学校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的马太效应
   第40页:实践·小学生在习作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第41页:实践·小学生在习作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第42页:实践·变革语文作业设计,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第43页:实践·思维发展型课堂的目标设计
   第44页:实践·优化语文课堂作业设计与实施,提升学生学习力
   第45页:实践·以《角的度量》为例谈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
   第46页:实践·以《角的度量》为例谈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
   第47页:实践·立德树人视域下数学教学评价的实践研究
   第48页:实践·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第49页:实践·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第50页: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初中戏剧文本解读教学的实践
   第51页:实践·珠海“明珠课堂”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第52页:实践·珠海“明珠课堂”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第53页:实践·文史结合:高中历史教学中文学作品的运用探究
   第54页:实践·文史结合:高中历史教学中文学作品的运用探究
   第55页:实践·利用可视化支架促进学生物理科学思维发展
   第56页:实践·利用可视化支架促进学生物理科学思维发展
   第57页:实践·“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作业设计探究
   第58页:实践·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科学思维”的试题命制与教学分析
   第59页:实践·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科学思维”的试题命制与教学分析
   第60页:实践·小学英语单元教学研究
   第61页:管理·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策略
   第62页:管理·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策略
   第63页:管理·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策略
   第64页:管理·可为与有为
   第65页:管理·可为与有为
   第66页:管理·新时期幼儿园劳动教育新探
   第67页:管理·新时期幼儿园劳动教育新探
   第68页:管理·初中阶段劳动教育与红色教育的融合
   第69页:管理·领雁文化:学校德育特色建设的逻辑维度与现实进路
   第70页:班队·培养小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第71页:班队·培养小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第72页:班队·为他点亮一盏心灯
   第73页:班队·互联网时代亲子矛盾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分析
   第74页:班队·互联网时代亲子矛盾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分析
   第75页:班队·语言艺术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策略
   第76页:班队·加强家校共育,促进亲子沟通
   第77页:交流·设计改变乡村
   第78页:交流·设计改变乡村
   第79页:交流·设计改变乡村
   第80页:锐评·家校共育的责任边界
   第81页:锐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作文之“体验”层次
   第82页:随笔·平凡的学生也能有“宏大”舞台
   第83页:随笔·平凡的学生也能有“宏大”舞台
   第84页:《广东教育》理事会
   第85页:《广东教育》理事会
   第86页:《广东教育》理事会
   第87页:《广东教育》理事会
   第88页:传承经典,润育童心
   第89页:广告·五育融合 面向未来
   第90页:广告·科研兴校 特色强校
   第91页:广告·传承与发展并举 质量与特色交融
   第92页:广告·突破发展瓶颈,拓宽成长通道,实现协同育人
   第93页:广告·突破发展瓶颈,拓宽成长通道,实现协同育人
   第94页:广告·“新时代,新特教”,聚力融合新发展
   第95页:封三
   第96页:封底
设计改变乡村
广东教育综合版交流·设计改变乡村79设计改变乡村 2022-12-05 2 2022年12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