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锐评·家校共育的责任边界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22年12月05日 星期一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校共育的责任边界

  文/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五小学 陈肖影

  学校教育有其专业性,家庭教育有其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家校各司其职,相互沟通,共同教育好学生,这是家校共育的应有共识。但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着学校的错位、家长的缺位与越位等问题,使家校间争端摩擦不断,影响家校共育目标的实现。究竟家校之间的边界在哪里,如何恰如其分地承担各自的教育责任? 

  学校教育的错位 

  “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曾经,有这样一则短视频引起广泛关注。视频中的家长抱怨,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功课,还要督促孩子完成各种网上平台的作业,令自己承担了老师应负的责任。视频引发不少家长的共鸣,更多的家长表达不满:开学初要清扫教室卫生,学期中要布置班级环境,运动会要当裁判和工作人员,平时还要筹备策划各种节日庆祝活动等。很多家长为了孩子能够得到老师的重视,不得不“积极参与”,虽然心里憋屈,但又无可奈何。学校与家庭两者的分工、界限如何界定,却悬而未决。 

  引发家长不满的深层原因是家校共育变成了“配合老师完成任务”。虽然家校的目标一致,但教师不能无休止地借助家长力量完成各种任务。学校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某方面的素养,对于网络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课和班会课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班级清洁、文化布置、活动策划等活动,学生能做的事情要主动让学生做,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这也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直倡导的生活教育。学校该做的事情,就应该自己做好,不能假手于家长。 

  家庭教育的缺位 

  有这样一名男孩,常有不良行为,时不时就离家出走,甚至在外偷窃,被送到派出所让学校去“认领”是常事。学校积极与该生父亲沟通,希望能家校携手把孩子引向正道,但家长的回应是:教育孩子也是学校的责任,请学校解释解释,为什么把我的孩子教育成这样,你们要负责。还有些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基本不管不顾不问,他们认为“病要医生看,孩子要老师教”,教育孩子就是老师的事情,与己无关,孩子若出了问题就找学校,追责老师。这种家长过分地夸大了学校教育的功能,把孩子教育的全部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忽视了自身和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深刻影响,这是一种教育的缺位,对儿童而言,是跛脚的、不完整的教育。2022年1月颁布的《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二章指出,家长要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促进法从国家层面,对家庭教育进行立法,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意义,这是关乎国家未来公民素质的大事。学校教育固然重要,学校要积极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可取代,家校合作的关键是教师和家长发挥各自优势,形成教育的合力,其基本前提是教师、家长各司其职,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家庭教育的越位 

  某学校一个班级的全体家长联名要求校方将一名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的学生调班,或者安排到特殊教育学校,否则将集体罢课及投诉,以此要挟学校迎合家长的诉求。此类新闻早已屡见不鲜,然而,问题的症结在何处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没有任何权利剥夺适龄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学校是不可能把学生拒之门外的。 

  对于特殊儿童, 2021年12月颁布的《“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中强调,要加强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应随尽随、就近就便优先入学,经特殊教育机构鉴定,符合要求的特殊儿童可以安置到普校就读。家长联名投诉对学校施压,其原因是该特殊儿童的言行干扰了个别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这是家长越位干预学校内部管理。家庭和学校在学生成长发展的生态中都有明确的责任与分工,两者有不同的边界,既不能缺位,更不能越位,家长应该是学校教育有益的补充与支撑配合,积极地献言献策,有效沟通,营造良好的家校良性生态环境,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构筑一个安全、和谐的家校生态圈。看待教育问题时,家长立足点要高些,避免一叶障目,视角不能紧盯着特殊儿童对其他儿童的干扰,更要从融合教育的角度出发,让学生理解世界之大,每一个人都不一样,要学会宽容与接纳,帮助与支持,让孩子在帮助别人的同时得到自我的成长与超越,培养儿童的仁爱之心。同时,校方也要想方设法地为特殊儿童的学习与生活创造合适的环境和课程,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培训,让特殊儿童在普校不是陪读,而是获得真正意义的学习。 

  家校边界是相互交织、随时波动变化的,没有绝对清晰的界线,但彼此间应该明确各自的责任与分工,共同遵守规则,不能缺位、错位、越位。家校之间只有相互尊重与理解,扬长补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才能相辅相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导读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要闻·速览
   第07页:要闻·资讯
   第08页:重点·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广东实践
   第09页:重点·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广东实践
   第10页:重点·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广东实践
   第11页:重点·建设高质量中小学阅读空间建设与管理体系
   第12页:重点·建设高质量中小学阅读空间建设与管理体系
   第13页:报道·佛山禅城:培育“五一”特质学子,树立城市教育标杆
   第14页:报道·佛山禅城:培育“五一”特质学子,树立城市教育标杆
   第15页:报道·佛山禅城:培育“五一”特质学子,树立城市教育标杆
   第16页:报道·佛山禅城:培育“五一”特质学子,树立城市教育标杆
   第17页:访谈·做“有效、有趣、有料、有魂”语文课堂的探索者
   第18页:访谈·做“有效、有趣、有料、有魂”语文课堂的探索者
   第19页:访谈·做“有效、有趣、有料、有魂”语文课堂的探索者
   第20页:策划·委托办学:教育帮扶新模式
   第21页:策划·龙华帮扶紫金:从“输血”到“造血”
   第22页:策划·龙华帮扶紫金:从“输血”到“造血”
   第23页:策划·龙华帮扶紫金:从“输血”到“造血”
   第24页:策划·紫金中学:三维共振,老校“发新芽”
   第25页:策划·紫金中学:三维共振,老校“发新芽”
   第26页:策划·深圳龙华紫金实验学校:对标湾区,新校“深扎根”
   第27页:策划·深圳龙华紫金实验学校:对标湾区,新校“深扎根”
   第28页:策划·记者观察:改革创新,助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29页:专题·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高中化学深度学习案例
   第30页:专题·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高中化学深度学习案例
   第31页:专题·基于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高中化学深度学习案例
   第32页:专题·指向深度学习的任务驱动型作文立论方法例析
   第33页:专题·指向深度学习的任务驱动型作文立论方法例析
   第34页:专题·例谈高中物理深度学习的情境任务驱动
   第35页:专题·区域高中学校增值评价探索:以深圳市龙华区为例
   第36页:研究·C-PBL的设计方法和实施策略
   第37页:研究·C-PBL的设计方法和实施策略
   第38页:研究·基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
   第39页:研究·学校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的马太效应
   第40页:实践·小学生在习作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第41页:实践·小学生在习作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第42页:实践·变革语文作业设计,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第43页:实践·思维发展型课堂的目标设计
   第44页:实践·优化语文课堂作业设计与实施,提升学生学习力
   第45页:实践·以《角的度量》为例谈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
   第46页:实践·以《角的度量》为例谈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
   第47页:实践·立德树人视域下数学教学评价的实践研究
   第48页:实践·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第49页:实践·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第50页: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初中戏剧文本解读教学的实践
   第51页:实践·珠海“明珠课堂”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第52页:实践·珠海“明珠课堂”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第53页:实践·文史结合:高中历史教学中文学作品的运用探究
   第54页:实践·文史结合:高中历史教学中文学作品的运用探究
   第55页:实践·利用可视化支架促进学生物理科学思维发展
   第56页:实践·利用可视化支架促进学生物理科学思维发展
   第57页:实践·“双减”背景下初中物理作业设计探究
   第58页:实践·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科学思维”的试题命制与教学分析
   第59页:实践·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科学思维”的试题命制与教学分析
   第60页:实践·小学英语单元教学研究
   第61页:管理·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策略
   第62页:管理·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策略
   第63页:管理·专业认证背景下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策略
   第64页:管理·可为与有为
   第65页:管理·可为与有为
   第66页:管理·新时期幼儿园劳动教育新探
   第67页:管理·新时期幼儿园劳动教育新探
   第68页:管理·初中阶段劳动教育与红色教育的融合
   第69页:管理·领雁文化:学校德育特色建设的逻辑维度与现实进路
   第70页:班队·培养小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第71页:班队·培养小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第72页:班队·为他点亮一盏心灯
   第73页:班队·互联网时代亲子矛盾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分析
   第74页:班队·互联网时代亲子矛盾心理危机干预案例分析
   第75页:班队·语言艺术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策略
   第76页:班队·加强家校共育,促进亲子沟通
   第77页:交流·设计改变乡村
   第78页:交流·设计改变乡村
   第79页:交流·设计改变乡村
   第80页:锐评·家校共育的责任边界
   第81页:锐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作文之“体验”层次
   第82页:随笔·平凡的学生也能有“宏大”舞台
   第83页:随笔·平凡的学生也能有“宏大”舞台
   第84页:《广东教育》理事会
   第85页:《广东教育》理事会
   第86页:《广东教育》理事会
   第87页:《广东教育》理事会
   第88页:传承经典,润育童心
   第89页:广告·五育融合 面向未来
   第90页:广告·科研兴校 特色强校
   第91页:广告·传承与发展并举 质量与特色交融
   第92页:广告·突破发展瓶颈,拓宽成长通道,实现协同育人
   第93页:广告·突破发展瓶颈,拓宽成长通道,实现协同育人
   第94页:广告·“新时代,新特教”,聚力融合新发展
   第95页:封三
   第96页:封底
家校共育的责任边界
广东教育综合版锐评·家校共育的责任边界80家校共育的责任边界 2022-12-05 2 2022年12月0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