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课程平台·生活之上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7年02月05日 星期日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之上
  法,教者评点时建议把两种都有典故的美食放在一个“专栏”。这些细节,构建了“真实”的虚拟角色。因此,其后走进小巷寻访美食时,他们背负着使命,兴致盎然地动用全身器官感受美食的色香味形。此时的体验活动,虽然没有可以触摸的实物,却在学生的内心形成了真实的生活图景,其后的“品尝”过程虽只在想象中进行,却活色生香。

  师: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臭豆腐,方形的。

  师:还有谁也注意到臭豆腐的形状了?

  生:不仅是方形的,而且是正方形的。

  生:它是正正方方的。

  师:注意到没有,刚出锅的臭豆腐……

  生:饱满。

  生:鼓鼓囊囊的。

  生:膨胀的,像一个吹足了气的气球,而且是金黄色的。

  师:你还注意到了颜色。

  生:它上面浇了一层辣椒酱。颜色是鲜红色的。

  生:旁边还放着一大堆的菜……黄瓜条。

  师:这个色彩搭配谁来说一说?

  生:这道菜是由金黄、鲜红和鲜绿组成的。

  师:鲜红和鲜绿,可不可以换一个词?

  生:整道菜是由鲜红、金黄和翠绿组成的。

  生:像是翠绿的叶衬托着鲜红的花。

  师:你看,他展开了想象,这个颜色就美了。

  师:你闻一闻。

  生:又臭又香的。

  生:它是臭中带香,香中带臭。

  师:这句话特别的准确,这是臭豆腐和别的美食不一样的地方。它的这种“不一样”就是这道美食的特点。我们介绍美食的时候就要抓住特点来介绍。那还等什么呀,赶紧尝一口啊!

  生:外酥里嫩。

  生:香香的辣辣的。

  师:有没有蘸汤汁儿吃的?

  生:里面的汤溢到嘴里,有时候还会溢出来。

  师:他这么一描述就让人流口水了,谁还会像他这样描述的?

  生:你一开始吃它还感觉有点臭,可是吃下去就觉得香,回味无穷。

  生:只要咬一口,汤汁就会迸出来,迸到满嘴都是。

  生:虽然闻着特别臭,但是吃着就容易上瘾,一口也停不下来。

  从最初的只能用“方形的”来描述,到最终对颜色、香气、滋味的细腻表达,在教者搭建的一个个“脚手架”的引导下,“美食记者”有目的地动用眼耳口鼻,进行了真正意义上的观察。所谓观察,“不是机械的反映,它不同于观看,而是有目的的,目的就是主体的预期。没有预期,会视而不见。”(孙绍振语)

  在指导观察的基础上,我出示了著名作家金曾豪描写的臭豆腐片段。

  那是一种“极香的臭”,一种“极臭的香”,一种香臭难分的味道。这种难以言表的味道独特、强烈、极具渗透力,一下子就使人管辖食欲的那部分神经和器官处于亢奋状态。常言道:“臭豆腐,闻着臭,吃时香。”和烘山芋一样,有了这份惹人的味儿,卖臭豆腐是不需要高声叫卖的。有人说这味儿带钩。

  如果只买几块吃,卖家就把炸成金黄色的臭豆腐放在一片绿色的通心叶上递给你。锅边小几上备有红色的辣酱,任你抹去。翠绿、金黄、鲜红组合一处,悦目得很。花几分钱就可获得味觉、嗅觉、视觉三方面的愉悦,岂不妙哉!(节选自金曾豪《蓝调江南》)

  我请学生——这些美食记者们鉴赏“资深美食作家”的文稿,圈画出精彩之处,和同一个专栏组的其他记者交流,结合自己要介绍的美食谈启发:

  生:(朗读第一句)我觉得作家把臭豆腐那种复杂的香味儿写得很传神。

  师:臭豆腐的味道就是特点,这位作家用了整整一小节写,可谓浓墨重彩。他还用什么办法把特点写具体?

  生:他还说我们管辖食欲的神经和器官处于亢奋状态,就是非常非常兴奋。吃了臭豆腐,我们的器官兴奋了,神经兴奋了,味蕾也兴奋了。

  生:作家还引用了一句俗语来形容臭豆腐的香味。

  师:你有没有联想到咱们这儿也有一句俗语?八义集的臭豆腐,“闻着臭,吃时香,吃完一缸又一缸”。俗语也可以帮我们把特点写出来。

  生:我喜欢这句话:“这味儿带钩”。感觉你在远处闻着这个味儿简直就是在赤裸裸地勾引你了。

  生:你闻着这个味道就被钩子勾过去了。没办法不想它,不吃它。

  师:你们看,看不见摸不着的香味被这位资深美食作家一写,味儿带钩,这段文字也带钩。

  师:这段文字还有哪儿特别精彩?

  学生交流描写颜色的语句。

  师:其实刚才我们的一位美食记者也已经达到这个水平,请你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开卷视点·老师,请淡定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改写人生·师路人生
   第07页:改写人生·师路人生
   第08页:南粤名师·特立,不独行
   第09页:南粤名师·特立,不独行
   第10页:南粤名师·特立,不独行
   第11页:资教通鉴·今天的校长不缺什么
   第12页:资教通鉴·用鲜明的时代精神为中学生写作“补钙”
   第13页:资教通鉴·用鲜明的时代精神为中学生写作“补钙”
   第14页:资教通鉴·用鲜明的时代精神为中学生写作“补钙”
   第15页:民间声音·应尽快出台“学生营养餐”生产标准
   第16页:民间声音·恢复工读学校很有必要
   第17页:新论视窗·教育的“正念”
   第18页:新论视窗·教育的“正念”
   第19页:新论视窗·剪
   第20页:新论视窗·教师的核心素养:三个爱
   第21页:新论视窗·教师的核心素养:三个爱
   第22页:新论视窗·也谈教师的核心素养
   第23页:新论视窗·也谈教师的核心素养
   第24页:新论视窗·语文教学的自信
   第25页:课程平台·情境课程让儿童学习自然生长
   第26页:课程平台·情境课程让儿童学习自然生长
   第27页:课程平台·情境课程让儿童学习自然生长
   第28页:课程平台·生活之上
   第29页:课程平台·生活之上
   第30页:课程平台·生活之上
   第31页:别样课堂·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第32页:别样课堂·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第33页:别样课堂·应生所需,随生而动,延生所续
   第34页:学子点击·一花一叶一世界
   第35页:学子点击·一花一叶一世界
   第36页:边教边悟·用活教材,点亮德性
   第37页:边教边悟·用活教材,点亮德性
   第38页:边教边悟·中美语文教材读写编排比较及其他
   第39页:边教边悟·中美语文教材读写编排比较及其他
   第40页:边教边悟·中美语文教材读写编排比较及其他
   第41页:往事今说·知觉在静美的天宇,行走于疮痍的大地
   第42页:往事今说·知觉在静美的天宇,行走于疮痍的大地
   第43页:往事今说·知觉在静美的天宇,行走于疮痍的大地
   第44页:智慧纵横·“我就是我”
   第45页:智慧纵横·“我就是我”
   第46页:智慧纵横·“我就是我”
   第47页:智慧纵横·还孩子一个迟到的“清白”
   第48页:智慧纵横·一句有温度的话
   第49页:智慧纵横·以心灵赢得心灵
   第50页:智慧纵横·以心灵赢得心灵
   第51页:智慧纵横·心与心的交流
   第52页:一页书香·真实的教师成长是教师的自我成全
   第53页:一页书香·真实的教师成长是教师的自我成全
   第54页:一页书香·加油,我的“微革命”
   第55页:一页书香·加油,我的“微革命”
   第56页:一页书香·做一个清澈的湖面
   第57页:苦乐杏坛·师者,跑者
   第58页:苦乐杏坛·以手写心,遇见是最美的缘
   第59页:苦乐杏坛·以手写心,遇见是最美的缘
   第60页:苦乐杏坛·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第61页:苦乐杏坛·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第62页:第二讲台·说法·数字
   第63页:第二讲台·让经典名著不再“读不下去”
   第64页:第二讲台·雾霾天气润肺吃什么?
   第65页:幽默谐趣·漫话漫画
   第66页:幽默谐趣·并非戏言
   第67页:封三
   第68页:封底
生活之上
师道情智版课程平台·生活之上29生活之上 2017-02-05 2 2017年02月0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