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语文第四课”与中国语文第一单元读写编排差异比较明显。(一)在体例上,美国语文第四课以“叙述文”为专题,统领阅读篇目《弗吉尼亚通史(节选)》《普利茅斯农场(节选)》和写作任务《纪念演讲》《戏剧场面》《新闻写作》以及《记叙文之间的比较》,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都形成0.5+0.5=1的编排结构。这种体例,我们称为“完整的读写一体”。中国语文第一单元以“成长”为主题,统领阅读篇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丑小鸭》《诗两首》《伤仲永》和写作训练《叙事要完整》,仅在内容上形成0.5+0.5=1的编排结构(阅读篇目在文体上除了记叙文外,还有寓言、诗歌等,而写作训练为记叙文)。这种体例,我们称为“不完整的读写一体”。(二)在内容上,“美国语文第四课”以美国历史的发展为线索,阅读篇目精选国家诞生以前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文学代表意义的文本,体现坚定的文化传承和一定的民族自信;写作训练为《记叙文之间的比较》,以写促读,训练学生的文学鉴赏与评论能力。中国语文第一单元在“成长”的主题下,阅读篇目精选涵盖古今中外的文本,体现坚定的文化传承与广阔的国际视野;写作训练激发学生的个性体验,生成关于“成长”的文章,如写作实践三《我的第一次》。(三)在项目设置上,美国语文第四课阅读项目有阅读指导、背景知识、文学与生活、文学聚焦(即“阅读文本”)和问题指南(即“研讨与练习”);写作项目为作品累积,分为点子库和微型写作课。中国语文第一单元阅读项目有单元提示、阅读文本、研讨与练习以及读一读写一写(即核心字词)等,写作项目有写作导引和写作实践。
《美国语文(中文版)》第一部分“文明的交会”的第四课《弗吉尼亚通史》写作任务是记叙文之间的比较,写作技艺重点是清楚的组织结构。我们认为,该课写作任务,与其他课(即单元)的写作任务,以及本课写作技艺重点,与其他课的写作技艺,构成了详细而完整的写作课程。
上述表2和表3中的各写作任务,旨在培养学生以下3种能力:一是使用工具进行沟通的能力,如写作任务《格言网页》《博物馆布告》,属于使用知识与信息沟通互动的能力等;二是在异质集体交流的能力,如写作任务《给校长的建议》《对演讲进行评价》,属于构筑与他者关系的能力等;三是自律地行动的能力,如写作任务《私人信件》《自传式叙述》,属于设计与实施人生规划、个人计划的能力等。上述3种能力,构成钟启泉教授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挑战与课题》中所论述的“OECD基于‘关键能力的界定与选择’的研究倡导‘核心素养’或‘关键能力’(Key Competency)。”
当前,关注核心素养的培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