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质老师在《张文质说①教师的“微革命”》一书中所说的“微革命”,“是面向我们自我的革命,面向我们内心,面向我们思想,面向我们精神,面向我们生活,面向我们行动的革命。”“不是把我们自己的火种播在别人的心田,而是守住我们内心的火种,播在我们的心田,让这样的信念,这样的生活方式,这样的追求,这样的彼此心灵呼应,变成一种活水,变成一种流动的状态——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跟别人分享教育的好。”不得不说阅读《张文质说①教师的“微革命”》一书,除了喜欢其雅致睿智的文字所携带的深刻内涵外,同时因为自己的工作经历丰富以及思考深入后,内心不断产生共鸣,一次次被吸引、被感动、被启发、被唤醒。我相信凡是读过的教师,其生命和灵魂都会被深深地触动。
自我认知
在如何看待教师成长的问题上,特别赞同《张文质说①教师的“微革命”》中所说的:“我关注更多的还是教师如何自我发展,如何学习,怎么思考,怎么借鉴人类的丰富的文明与教养来提升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精神高度。可能这一类的努力,成效总是很微小,不留痕迹,但是,就教育原本的意义而言,教师不就是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从事这样的微小工作吗?也可以说,所谓的更可靠的影响力,其实并不是今天就能够给予他的,或者今天就能得到确证的。”
记得几年前张文质老师曾经出过一道题让教师们思考:“认识自己”是我们一生的工作,不断地找到自己,发现自己,面对自己也许能够帮助我们确立自我认同,并在深入的反思中增强我们职业与生存的优势、强项和可能性——那么如何认识你自己?
曾经和工作室的4位教师一同参观西安的碑林,教师们非常认真地在古老的文明前认真研讨着,我被他(她)们的严谨态度吸引,偷拍了几张,其中两张为突出细节我只取了手的部分。当时灵机一动,让他们4人猜两张图中分别是谁的手。我以为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没有想到的是居然没有人猜对。最让人惊奇的是两位手的主人在自己的手面前全然不知,评头论足地错误论证着。其中一位男教师对着自己的手说:“一看那个兰花指,就知道是谁谁的手,他不是爱唱戏吗?”另一位女教师对着自己的手说:“一看这手就是男人的手,不是他的就是他的……”大笑之余也让教师们深思:自己对跟了自己几十年、几乎是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身体的重要部分——自己的手都不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