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改写人生·师路人生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7年02月05日 星期日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师路人生
  ■ 梁 荣

  在我人生路上,所幸曾得几位恩师指点,一路成长。而今,我也成为一名普通的一线教师,明确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能够做到什么,享受满满职业幸福感,这一切都要感谢求学路上的几位师长,他们既是循循善诱的长辈,更是平易近人的朋友。

  初长

  小学三年级时,兰松老师是我们的体育老师,也是我们的大队辅导员。几星期下来,我们都和他混熟了。兰老师是个退伍军人,一米八的个头,还是个灌篮高手。别看他个子很高,与我们在一起,他就是个大哥哥。体育课上,他教我们传球、投球,有时还像个大孩子似的要与我们三五个男生挑战。“战书”一下,激烈的“战斗”立即打响。他个子太高,我们怎么跳都不过他胸口,球自然抢不过来。于是,我们就耍赖地抱手的抱手、搂腰的搂腰,不给他前进一步,逗得兰老师哭笑不得,干脆紧紧地抱着球,也耍赖地直接坐在地上,故意气呼呼地喊叫“不玩了”“不玩了”……我们大眼瞪小眼,禁不住笑成一团。

  我们总喜欢和兰老师呆在一起。冬天里,课间时间的教室外边,他往走廊的墙头上一靠,两手朝我们一挥。我们会意地跑过去,左右一排,往里夹攻,取暖的“挤油堆”开始了。一开始,我们怎么用力,兰老师就像座泰山似的一动不动。可不到一分钟,只听兰老师“哟呵”一声,左边的同学就“嘻嘻哈哈”地倒了过去;又听“哎哟”的一声,右边的同学“叽哩呱啦”也倒了过来……偶尔兰老师身子一抽,我们就“唏哩啪啦”地倒在一起,看的人笑了,倒的人也笑了,大家都乐开了花。

  因为离家远,我们从三年级开始就在学校寄宿,每周一去学校,周三、周五回家。那时的学校条件简陋,经费不足,村里聘了一个阿姨帮我们煮饭,但米都要我们自己带过去。其它菜容易变味,大家只好用酸菜下饭,于是,每次离家到学校,我们都随身携带着够吃几天的酸菜。兰老师了解了我们的伙食情况,很担心我们的酸菜变质,就让我们把酸菜罐子放在他宿舍里,时不时帮我们加热。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架起锅,一个罐子一个罐子地倒出来翻炒加热。在寒冬腊月里,每每吃到热腾腾的酸菜,心里总是热乎乎的。有时,他还会从自己的菜园里摘几把绿油油的青菜,用几块肥猪肉炼油,煮上一锅热气腾腾的菜汤。那味道鲜美得很,吃得我们“呵呵”直乐。我们也从家里带来感谢兰老师的瓜类蔬菜,他一一地下了锅,放上几颗指天椒,等我们下课后直接端到宿舍里,分给我们吃。这个时间段是我们一天里最快乐的时光,我们一边吃着兰老师做的美味佳肴,一边和他聊天说笑。几个不能吃辣的同学经不住诱惑也品尝起来,却被辣得流下眼泪,于是大家在宿舍里追逐玩闹,爆发出阵阵的欢笑声。有时,兰老师有事要忙,就把厨房的钥匙给我们几个班干部,让我们自己动手。一开始我们不会切菜,不会炒菜,兰老师就手把手地教我们如何用刀,如何往锅里下油……在他的厨房里,总是充斥着满满的欢快童声和暖暖爱意,那爱里满是柴米油盐的味道,美味极了。直到今天,有时听到肉菜下锅嗞啦嗞啦的声音,那段经历还会在我眼前浮现。我想,那是温暖生命的记忆,这一辈子都不会忘怀。

  我还记得申请加入少先队时,因为语文成绩不是很好,最后被班主任老师筛掉了。兰老师见我平时劳动积极,乐于助人,就找到班主任,“软磨硬泡”硬是说服了班主任批准我的入队申请。

  1992年,四年级结业,我考上了安陲乡中心小学民族班,自那以后,就很少见到兰老师了。1994年秋天里的一天,路边的桉树叶都已落了下来,我从同学口中得知,兰老师因心肌梗塞突发,在送往医院的路上永远地离开了。听到兰老师离世的噩耗,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失声痛哭起来。

  如今,我也身为人师,也做了大队辅导员。跟孩子们一起宣誓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时年少跟兰老师一起宣誓的情景,并时刻告诉自己:要做一个有爱心、有童心的老师。

  青春

  老许是我初中的英语老师。因为姓许,和我们哥们般相处,所以我们都称他老许。当时,我们班是学校出了名的“皮子班”——以顽皮、嘴皮子巧舌如簧,加上学习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页:封面
   第02页:封二
   第03页:开卷视点·老师,请淡定
   第04页:目录
   第05页:目录
   第06页:改写人生·师路人生
   第07页:改写人生·师路人生
   第08页:南粤名师·特立,不独行
   第09页:南粤名师·特立,不独行
   第10页:南粤名师·特立,不独行
   第11页:资教通鉴·今天的校长不缺什么
   第12页:资教通鉴·用鲜明的时代精神为中学生写作“补钙”
   第13页:资教通鉴·用鲜明的时代精神为中学生写作“补钙”
   第14页:资教通鉴·用鲜明的时代精神为中学生写作“补钙”
   第15页:民间声音·应尽快出台“学生营养餐”生产标准
   第16页:民间声音·恢复工读学校很有必要
   第17页:新论视窗·教育的“正念”
   第18页:新论视窗·教育的“正念”
   第19页:新论视窗·剪
   第20页:新论视窗·教师的核心素养:三个爱
   第21页:新论视窗·教师的核心素养:三个爱
   第22页:新论视窗·也谈教师的核心素养
   第23页:新论视窗·也谈教师的核心素养
   第24页:新论视窗·语文教学的自信
   第25页:课程平台·情境课程让儿童学习自然生长
   第26页:课程平台·情境课程让儿童学习自然生长
   第27页:课程平台·情境课程让儿童学习自然生长
   第28页:课程平台·生活之上
   第29页:课程平台·生活之上
   第30页:课程平台·生活之上
   第31页:别样课堂·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第32页:别样课堂·一沙一世界 一花一天堂
   第33页:别样课堂·应生所需,随生而动,延生所续
   第34页:学子点击·一花一叶一世界
   第35页:学子点击·一花一叶一世界
   第36页:边教边悟·用活教材,点亮德性
   第37页:边教边悟·用活教材,点亮德性
   第38页:边教边悟·中美语文教材读写编排比较及其他
   第39页:边教边悟·中美语文教材读写编排比较及其他
   第40页:边教边悟·中美语文教材读写编排比较及其他
   第41页:往事今说·知觉在静美的天宇,行走于疮痍的大地
   第42页:往事今说·知觉在静美的天宇,行走于疮痍的大地
   第43页:往事今说·知觉在静美的天宇,行走于疮痍的大地
   第44页:智慧纵横·“我就是我”
   第45页:智慧纵横·“我就是我”
   第46页:智慧纵横·“我就是我”
   第47页:智慧纵横·还孩子一个迟到的“清白”
   第48页:智慧纵横·一句有温度的话
   第49页:智慧纵横·以心灵赢得心灵
   第50页:智慧纵横·以心灵赢得心灵
   第51页:智慧纵横·心与心的交流
   第52页:一页书香·真实的教师成长是教师的自我成全
   第53页:一页书香·真实的教师成长是教师的自我成全
   第54页:一页书香·加油,我的“微革命”
   第55页:一页书香·加油,我的“微革命”
   第56页:一页书香·做一个清澈的湖面
   第57页:苦乐杏坛·师者,跑者
   第58页:苦乐杏坛·以手写心,遇见是最美的缘
   第59页:苦乐杏坛·以手写心,遇见是最美的缘
   第60页:苦乐杏坛·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第61页:苦乐杏坛·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第62页:第二讲台·说法·数字
   第63页:第二讲台·让经典名著不再“读不下去”
   第64页:第二讲台·雾霾天气润肺吃什么?
   第65页:幽默谐趣·漫话漫画
   第66页:幽默谐趣·并非戏言
   第67页:封三
   第68页:封底
师路人生
师道情智版改写人生·师路人生06师路人生 2017-02-05 2 2017年02月0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