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校长办学必须依法治校,依规办学,必须坚持科研兴校和文化立校。昨天的校长办学,则侧重于校长个人人格魅力、道德修养、学问功底所产生的领导力、凝聚力和说服力。二者之间差异性极大。
我们诚然要对昨天校长所代表的师风师德表示崇高的敬意,他们确实始终坚守着我们民族教育的优秀传统精神和信仰,坚守着今天校长也不敢缺失的教育忠诚和情怀。 “昨天”的校长以清高和谦逊自律,以宁静淡泊为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和“带着一颗心而来,不带半根草而去”,举不胜举的教育箴言名句,确实是他们具有“使命意识,傲骨清风,人文情怀,道的坚守”的真实的人格写照,是“昨天”校长最大的成功感和烛照千古的精神遗产。
今天的校长不缺成功感,而且这个成功感很具体,很实际,是因为今天大凡成功的校长,都能够也必须和全体师生,乃至于与学区居民对孩子的教育期盼,做到“上下同欲”,“内外一心”。他们的成功感植根于自身所成长和工作的具体学校、具体的教师群体,并且能够从中获得持续不断的信任和拥戴;还表现为与时俱进,连年获得上级教育部门和社区民众的首肯。这就够了,还缺什么呢?
4. 今天的校长,在缺陷与追求中前行
迄今为止,我们还片面地相信“有什么样的校长就带出什么样的教师队伍”,也就办出什么样的学校——这样的思想观点,今天的许多校长可能还没有感觉到它的不能承受之轻。
关于校长与教师和学校的关系,真正完整且准确的表述,还得再加上:有什么样的教师队伍,就造就出什么样的校长,也就办出什么样的学校。试想,俗称的“校长是学校办学的灵魂”,这个“灵魂”焉能游离于肉体,即学校教师这个群体?
说今天的校长缺什么,还是不缺什么,甚至什么也不缺,这样的讨论势必见仁见智,结果莫衷一是。校长也是教师,至少是从教师群中走出来的;校长还是学校教育的一个观察视点,是各级政府领导教育事业建设发展的风向标和基层执行人。所以,我们看今天的校长,是非褒贬,说长道短,都是在说我们的学校、教师和教育管理部门的作为。研究中小学教育问题,拿校长来说事,其实并非都是校长惹的祸。
学校教育,乃至社会生活的一切,都是在缺陷和追求中前行的。
(作者单位:深圳市书香小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