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弘扬担当精神。中华民族历来不乏勇于担当的铁血硬汉,“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慨然道:“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毛泽东盛赞彭德怀曰:“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山东卷文题中的“孙中山”正是一位“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勇于担当的汉子,他的革命宣言中激荡着“铁肩道义,执着坚忍,勇猛无畏,应时顺天,坚信成功”的担当精神。这种担当精神对当今社会中那些尸位素餐的扯皮、推诿者大有“振聋发聩”之力,“拔毒疗救”之效。
3. 呼唤人文关怀。人们被“物欲横流、道德滑坡、人情冷漠、关爱缺失”一次次割伤时,在心底热切地呼唤着温情的理解、真情的问候、深情的关爱。重庆卷中的工人和保安奏响的是人文关怀的乐章。工人的一声“你好”,一句“明天见”,浸透着淳朴之爱、牵挂之情、善良之举。正因为他一贯的慈善热情、礼貌相待、平等友爱,才使他在困境之中柳暗花明,绝处逢生,得到营救。工人与保安之间的互尊、互助、互爱,体现了平易中的感动、平等中的高尚、平凡中的伟大。
4. 引领价值取向。为人应该追求什么?是华丽的外表,还是内在的修养?是名利,还是境界?这些都是令人揪心的问题。但辽宁卷中女钢琴家的那句“人,要隐于音乐背后”为此亮起了一盏领航的明灯:“人们应该追求内在的东西,而不该是美丽的外表,要关注心灵的成长。”它启示我们: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内心的丰赡,才是真正的丰赡。其实,我们常言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昭示的都是此理。
[备考启示] 2013届高三作文的指导与训练,要根治当代中学生的三个时代病:①贫血:缺少真情。②缺钙:缺少理想和斗志。③脑膜炎:跟着感觉走,没有独立思想。但“功夫在文外”,要通过“看”(感动中国人物等)、“听”(励志报告等)、“读”(名人传记、大师足迹等)来濡养英气、勃发豪气、提振锐气,与时代同呼吸,跟民族共命运。要坚信,“气到文自成”。
三、能力:凸显理性的思辨
“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苇草,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帕斯卡尔)特级教师肖家芸指出:在新材料作文“一统天下”的今天,“高考作文早已不在审题上考了,主题、结构、技法和语言等,多数考生差距不大,差距大的是内容和思想。高考作文最缺的是思想和科学的思维。而决定此二者的是思维的方向或者说角度问题。理性思辨代表思维的最佳视角,理性思辨能力的高低决定高考作文等次的高低”。2012年高考作文有7道文题尤其凸显出对广大考生理性思辨能力的考查:
面对上表中的辨点,我们广大考生应该怎样来理性思辨呢?笔者以为可以从如下四个角度入手进行剖析、挖掘和延展:
1. 理清逻辑关系。如江苏卷,考生只要悉心揣摩,就会发现“忧与爱”并非对立关系,因为与“忧”对立的是“乐”,范仲淹早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与“爱”对立的是“恨”,老人家(毛泽东)也早有“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的论断。如果考生把“忧”与“爱”理解为并列关系,仅认识到“忧中有爱”“爱中有忧”,那也只能算作是一种浅层的观照。经过理性思辨,你就会发现“忧”与“爱”有着更深层次的因果关系:“忧”源于“爱”,“爱”得越切,才会“忧”得越深。
2. 尊重客观规律。如浙江卷,材料中网友的三种评价折射出三种人生理想、人生选择、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