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青年教师的培养机制。
学校针对青年教师热情高、潜能大,但是经验不足,教学能力相对薄弱的情况,制定了青年教师培训制度,订立师徒传帮带合同。对青年教师提出参加工作一年后成为合格教师、三年后成为成熟教师、六年后成为骨干教师的目标。学校还组织青年教师进行新课程教学理念、班主任工作方法、教育科研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技术、板书技能、普通话等专题培训;要求青年教师认真听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学习骨干教师教育教学经验。同时,学校为加速青年教师成长,让大多数青年教师做副班主任,优秀的做班主任。通过“指路子、压担子、拔尖子”等一系列活动,实现青年教师在“做”中“学”,在青年教师中选拔优秀的青年教师做主讲教师,到学校开辟的“大家讲坛”上开讲座。学校还聘请省市名优班主任来校举办讲座,与青年教师面对面的沟通交流。学校的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大,这股强大的生力军,给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更大活力,他们将成为学校高质量教学的保证。每年暑假,学校都要从年轻教师中选派20余人参加全国各地举办的学科教师培训,学校给予经费上的大力支持,促进他们的专业化成长。
(4)实施师徒结对制度。
我校注重做好培养青年教师工作。几年来都坚持开展“一帮一”的“结对活动”,由一名有经验的教师与一名新教师结对子。青年教师通过听有经验教师的课,反思自己的不足,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学校规定每学期师徒之间互听10节以上的课并做好记录与反思。通过这种方式,不少年轻教师迅速成长,而老教师也在互帮活动中转变了教学观念,更新了教学方法。同时,也活跃了同科教师间的学习教研气氛,提高了整体教学水平。
3. 促进专业发展,打造育人团队。
学校制定并完善了《光明新区高级中学班主任工作职责》《光明新区高级中学班主任工作评价方案》,通过对教师角色形象塑造、校本培训、职务培训、激励机制等方略全面提升德育师资队伍的素质。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德育师资水平。
首先、学校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了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师德教育网络,有序推进了学校德育队伍的建设,增强了师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其次,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政治觉悟和道德素养。利用每周一次的教师例会,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定期开展政治理论和德育知识的专题学习和研讨。开展校本培训,增强广大教职工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高教师的自我角色认识,树立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观念,奠定队伍建设的思想基础。
再次,对照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表彰“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 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广泛宣传师德先进典型和优秀教师群体的感人事迹,引领教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建设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校园工作氛围。同时加强党组织建设,积极壮大党员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广大党员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个个充当德育工作的骨干,兢兢业业、克尽职守、创优争先,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选拔培养德育师资队伍,搭建成长阶梯。
班主任是学生德育的直接实施者,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对提升德育队伍素质,提高德育管理水平至关重要。
我校特别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在全体教师中选拔出一批年富力强、爱岗敬业的优秀学科教师,经过专业培训后担任班主任工作,并始终坚持“不培训不上岗、不优秀不上岗”的原则。我校结合市、区的班主任培训计划,设有自己的班主任校本培训,并作出了相应的具体规定。
(3)提高班主任待遇,建立激励机制。
学校特别重视班主任的工作待遇,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制度,目前为止,我校班主任待遇在全市居于最高水平,除了提高班主任的经济待遇,学校还增加了班主任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提高班主任职称评聘的分值,把是否担任班主任作为学校各项评优评先工作的优先条件,学校规定,在一年一度的年度考核中,班主任被评为优秀的人数要占到总指标的70%以上。由于学校是全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工作强度大,所以每学期都适当安排1-2次机会,让班主任去休假,以缓解紧张工作带来的压力。这些举措,吸引了更多优秀的教师主动要求担任班主任,出现了20个班主任岗位有四十余名老师竞聘的现象。我校还给每个班级都配备了副班主任,副班主任的工作也有相应的职责和待遇,主要目的是培养班主任梯队。
光明新区高级中学正是占领了人才培养的高地,着力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五年来,办学成绩斐然,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办学奇迹。目前,学校风气纯正,教师乐于奉献,学生一心向学。学生的学习态度、人格品质、工作能力、人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首届高考一炮走红,取得了令家长满意、同行瞩目、社会各界广泛赞誉的成绩。去年,高分通过了广东省教学水平评估,目前正向争创全国普通示范性高中的目标迈进。
教育,是一次长航,从春天到秋天,从远古走向未来。在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精心呵护下,光明新区高级中学这艘育人之舟在开拓和奋进中扬帆远航,已然成为深圳教育航道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假以时日,她有可能成为特区教育航海中的领航之舟。
责任编校 徐国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