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呈现】
10.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
余杭四月
[元]白珽
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
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
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注] 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
(1)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
(2)“一晴生意繁”是什么意思?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4分)
【试题解析】
第(1)题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C。
[解题思路]考生要熟练掌握诗歌鉴赏中的各种表达技巧,答题时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并结合原诗分析答出此手法的表达效果及有效传递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可采用“手法+分析+效果”的答题模式。
[参考答案]①颔联运用了映衬(衬托、对比、烘托、渲染)、列锦等表现手法;②映衬类:朱、青、绿、白,颜色明丽喜人,相为映衬,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或列锦类:颔联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地将乡间独特物象樱桃、豆、草、鹅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的图景,烘托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情怀。
[评分细则]答出诗的颔联一种写景表现手法(1分);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分)。写景“表现手法”参考答案有:或映衬,或对比,或渲染,或列锦(名词排列、意象排列),若考生答对偶、对仗、白描、寓情于景属意思答对,给1分;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按“参考答案”可以从两方面评分:一是说“手法”在作品中的具体体现;二是该“手法”在作品中的作用,各占1分。特别提醒:一是按题目要求,应先答出“手法”,这是一个独立的给分点,若考生没有按要求答出“手法”,而仅在分析过程中出现,该点不给分。二是即使“手法”与“分析”都点到位,但“手法”与“分析”间的逻辑关系不对应,扣1分。
第(2)题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考生文学作品的结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C。
[解题思路]首联点题并总领全诗,是对全诗的凝练的概括。“一晴生意繁”,此诗中的“生意”不能理解为商人经商,“生意繁”的含义为“到处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
[参考答案]①四月乍晴,万物复苏,争奇斗艳,一派生机,乡下进入农忙时节。②有樱桃绿草白鹅悦目,有青豆配酒爽口,船行水上,轻快疾驰,有春风拂袖,诗人所见农户白天闭门,原是为了保养小蚕,由自然景物到社会场景,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生意”(生机)。
[评分细则]准确答出“一晴生意繁”的意思(2分),体现在诗中哪些地方?请简要分析(2分)按照“参考答案”,“到处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考生可以分别从作品的颔联、颈联、尾联进行分析说明,也可以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两个方面概括分析“生意繁”,答对一点1分,答对两点2分。只是罗列意象,没有分析,只给1分。
【试题评析】
2012年的诗歌鉴赏在出题“浅易”程度的把握上,拿捏得很是到位。
首先,从题材上来看,写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诗是诗歌鉴赏备考中的重点,对这类诗该如何应对,考生是训练有素的。
其次,《余杭四月》本身是一首比较单纯明净的诗,理由显而易见:作者白珽并非是一个进入到中学课堂的名家,对于考生来说,他完全是陌生的,而且诗歌没有加注任何的写作背景,这说明诗歌的解读鉴赏不需要考虑更多衍生或延伸的东西,只需在诗句本身的理解上下工夫。
其次,诗歌理解上可能产生歧义的地方,给出了注解:①“朱樱”:樱桃的一种。樱桃小嘴“朱樱”常用来喻美女之口“唇启朱樱,脸印红霞”;诗歌比较难理解的地方可能有两处:一处在尾联,考生对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