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培育健康情商。现今,对人才提得最多的就是要有健康的情商,而情商的培养与提升,重在对情感的潜移默化,对心灵的熏陶渐染。几道考题,分值大,要拿到理想的分数,绝不仅仅是文字技巧的功夫,还真得触动心灵,“用心”作答,尤其是占8分的第(4)小题。“诚”与“真、信”相关联,有多种体现,有“苟利国家生死以”的“忠诚”、实事求是的“真诚”、真挚恳切的“笃诚”、心无尘杂的“坦诚”、情感备至的“热诚”、不淫不屈不移的“赤诚”,等等。唯有对“诚”有触及心灵深处的真切的体会,才能对应文段的具体材料,做出准确的全面的概括。所以,对这几道的思考解答过程就成了心灵对话、交流、碰撞的陶冶过程。
③启迪写作思维。本套考题后边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是讲“一普通修船工刷油漆,顺手补好船底小洞,避免了划船出海的小孩潜在的灾难,得到了船老板给予的大红包的补偿”的事。从浅表处解读可以说“好人有好报”“别让好人流泪”等;但从深层理解,修船工身上可贵的不正是谢希德的那份难得的“诚与真”吗?明考阅读,暗指写作。
④导引人生航向。考试为选拔人才服务,将来高校培养的人才究竟何去何从呢?文段用实实在在的鲜活人物给广大考生树立了榜样: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为先;报效国家,服务社会,担负家庭,都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应对策略】
解阅读题的关键技巧在于审视文段标题、弄清行文层次的基础上:①熟悉题目类型;②紧扣题干导向;③找准文段对应区间;④紧抓关键词句,把握材料角度。
本文以标题“真、诚”为主旨,依次写了谢希德归国、科研、从政、爱夫、编书几件事;在弄清层次的基础上思考问题,就能使思考具有明确的方向性、针对性,增强有效性。
第(2)小题属于分析概括题,需要分析谢希德转变科研方向的原因,对应区间在第②段,从这一段“钢材不生锈”“勇闯难关”“鼓励年轻人”等关键词句可看出三个具体的角度,依此概括原因也就容易了。
第(3)小题属于综合删选分析题,难度稍大。依据题干“科研”字样,锁定对应区间为②、⑤两段;再依据“求真态度”字样,明确和第(2)小题不同的思考方向,紧抓②段“努力探索真知”“认真细致的研究”,第⑤段的“不能不讲准确性”“求真的科学态度”等词句,就可把握角度,准确答题了。
第(4)小题属于综合探究题,难度大。首先要通过“组词”(以“诚”为词根,在前或后添加词素,构成含义更具体的多音节词,前边分析中已有示例),明确“诚”到底有哪些具体含义;然后就全文五件事归纳出三个大的角度——对祖国的需要、对研究与从政的事业、对家庭亲人。再抓住这些角度,看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诚”,先亮观点,后整材料。
[参考答案]
(2)①这项研究可以解决钢材防腐性的问题,节约能源,对国家建设有重要意义;②作为科学家,积极进取,勇于创新,转入科研新领域;③作为学术前辈,可以借此鼓励年轻人,开拓科研新领域。
(3)①密切关注学术动态,努力探索真知;②研究过程中认真细致,注重积累,追求高水平;③修改科普文章一丝不苟,注重概念和表述准确无误,不片面追求形象生动。
(4)方面一: 对祖国无限忠诚。
①视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计不人得失,毅然回到科研条件差的祖国参加建设;②为国家建设需要调整研究方向,转入科研新领域。
方面二: 对事业充满热诚。
①作为科学家,锐意创新,勇闯难关,实事求是,一丝不苟;②作为大学校长,谦虚做人,认真做事,深入群众,不搞特权。
方面三: 对亲人至爱至诚。
①不被丈夫身患重病的残酷现实所压倒,为治愈丈夫的疾病倾注深情;②不顾自己工作繁忙,尽心尽力地照顾丈夫,具有勤劳朴实的美德。
【备考启示】
①功夫在文外,需做有心人。真正的阅读是和作者心与心的对话,情与情的交流。这就要求平常要多关注社会与人生等许多热点焦点问题,同时不放过每一次的阅读机会,无论是课内文段还是考试材料,都应该尽可能地探求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追求等文化内涵,以提升自身素养,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②学会解读人物的三重对比法:动态对比——将人物前段与后段的相关情况进行对比,看变的是什么,不变的又是什么。比如祥林嫂她初到鲁镇不变的是衣装,变的是动作与神态,就能明白她的身份、地位、境遇等。新旧对比——将新涉及的人物与以往熟知的作品人物形象比。比如,拿苏武、钱学森和谢希德比,比他们异同。相关对比——拿现实生活中的相关、相类鲜活人物做比,比层次、境界、行为方式等。俗话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通过多层对比,往往容易得出较为中肯而深入的结论。
(作者单位 韶关市曲江中学)
责任编校 彭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