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仕楷的眼里,培养一位优秀的中职生和培养一位优秀的大学生同样重要,甚至更为迫切。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自信心、价值观、家庭观养成的关键阶段,他们需要在学习上找到更合适的方式,一部分学生还同时面临着学业挫折和家庭经济条件不乐观,希望通过读中职学校学一技之长,尽早自强自立。因此,中职学校的学生心理压力和家庭压力较大,他们更需要社会的认可和帮助,以促成他们获得自信和能力。一位中职生成才就业,就能实现一个家庭脱贫;一个地区的中职生学有所用,就能夯实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数以千计的中职生获得有用技能,就意味着社会原本的弱势和负担正在成为建设力量;一代代中职生获得幸福稳定的生活,就能推动着我们国家的民生不断进步。
为培养学生的健康身心,陈仕楷主张推行“学分制”,设立了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估机制,把学生的德育和操行纳入学分,加大育人力度。在全体师生的辛勤耕耘下,学校大力倡导和谐校园、安全校园、绿色校园建设,形成“人文校园” “情感校园” “体育校园” “文艺校园”,哺育了一批批知行合一的学生。学校常年活跃着龙狮队、管乐团等20多支业余活动小组和各种特色鲜明的社团,为学生营造了发展个性、增长才艺的全方位成长环境。
心血滋沃土,桃李更芬芳。对于学生,陈仕楷也是倾注心血,爱学生如亲子。梁根养是沙溪理工97级的学生,现在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广告公司。梁根养原在外校就读,由于性格比较自卑,存在心理障碍而不能很好地与人沟通,被迫辍学。他父母十分焦急,找到时任副校长的陈仕楷,希望能到沙溪理工学校来继续学业。陈仕楷十分同情这一家人,爽快地接纳了这位学生,并和任课教师联手,密切关注学生的动向,主动开导和鼓励他,最终使他顺利完成学业,自己开创了一个广告公司。另外一名学生梁金群同样让陈仕楷印象深刻。2006年,梁金群参加中考取得了超过600分的好成绩,进入了市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线,但她想到家里比较困难,希望早日工作帮补家用,就选读了沙溪理工学校。在校期间,陈仕楷不断鼓励她参加技能大赛和考证,并通过竞选学生干部和参加体育比赛来提高综合素质。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梁金群在短短的三年里一次又一次获得全省、全国大赛的金奖,并一举考取多个服装设计定制工高级技工证书,成为一名杰出的中职生。
像梁根养和梁金群这样在沙溪理工学校得到帮助实现人生价值的学生不计其数。2007年至2011年,学校师生连续五年代表广东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荣获9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13个三等奖,受到国家教育部和广东省教育厅的高度赞扬。至今,学校一共培养了三万多名既全面又专业,既擅长合作又能独挡一面的中高级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成为市内各厂企争先聘用的重点对象,每年就业率均达100%,且每位毕业生均有多份工作可供选择,40%的学生还能考入大学继续深造。他们中既有像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刘庆苗这样的杰出人才,又有中国好人、中山市十杰市民陈嘉庆和优秀村官余志荣等农村基层干部,还有像陈雅洁、林永健这样颇有知名度的服装设计师,也有像李庆伟和李伟声等自主创业的后起之秀,更有大批在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成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在沙溪理工,还有一桩美谈,校长陈仕楷和学生陈嘉庆同时成为2010年“中山市十杰市民”候选人,两人只有一人当选,而最终学生获此殊荣。每当陈仕楷提起这件事,总是幸福地微笑着,他说“输给自己的学生,输得很有面子,输得很开心。”2011年,他终于实至名归地当选为“中山市十杰市民”。
“功成昨日矣,宏图尤可期。”是的,陈仕楷将自己的青春和美好年华,奉献给了学校,奉献给了一批批学有所成怀揣梦想满意离校的学生,奉献给了他热爱的职业教育。就这样,陈仕楷站在职业教育这一块精神高地上,以十年如一日的坚韧,以兢兢业业的无私奉献,用他的心血和年华,让无数人收获成功收获幸福,也成就了他的幸福人生。
责任编辑 魏家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