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对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分析,从思想认识、实习目标、专业技能、服务意识及团队合作等方面,提出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顶岗实习中的重要作用,以推进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工作,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学生党建
近几年,随着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校企合作推进学生顶岗实习已成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参加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但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制约着实习的顺利开展,成为校企合作长期发展的关键点。《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党的基层组织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创新活动内容方式,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时效性上下功夫,增强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面对党建工作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高职院校应把大力推进半年以上校外企业顶岗实习党建工作作为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重要举措,重视顶岗实习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加强对学生党员干部的管理和教育。
学生党员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将学生党员的作用与顶岗实习学生管理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顶岗实习学生党员的模范作用,健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机制,让顶岗实习和学生党建相得益彰,在做好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
一、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自身定位不准确,存在认识偏差的思想问题。
部分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到企业实习,是在办公室做技术工作或经营管理工作,是企业的白领阶层,不需要到企业生产线去作业,甚至认为上大学应坐在传统的课堂学习知识,交了学费去企业顶岗“打工”当“廉价劳动力”是浪费,不符合“天之骄子”的形象,好高骛远,不愿到生产一线工作,不能理解顶岗实习的重要性,部分学生党员还担心顶岗实习耽误了自己党员的考察和发展,不愿到企业去实习,出现抵抗情绪。
(二)学生对实习目的不明确,存在专业错位的目标问题。
部分顶岗实习学生忽视顶岗实习的实质——通过实习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受企业季节性订单、生产规模等因素影响,有时参加顶岗实习学生的供给数远大于企业的专业岗位需求数,未能保证全体学生实习期间全部专业对口。学生抱怨顶岗实习学不到真正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实习对自身没有意义,部分学生党员还强调必须被安排到专业对口、技术含量高的岗位上,不去诸如生产流水线的“简单重复枯燥的低层次岗位”上顶岗,或过多考虑企业条件、工资待遇等问题。
(三)学生对技能掌握不牢固,存在技能欠缺的技术问题。
部分顶岗实习学生平时注重理论学习,缺少对实操的重视,动手能力欠缺,一旦到企业实习,由于自身专业技能水平的不足,影响各项实习工作,思想上难免会出现动摇,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去企业顶岗实习,时间长,不能学其他自己喜欢的知识,影响校内要完成的各类考证和考试。学生党员在这方面表现得较为明显,平时只注重理论学习及能力的锻炼,忽略对动手操作技能的掌握,无法适应岗位要求,因此顶岗实习过程中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况,整天沉迷于与实习工作无关的事情,比如网络游戏等,或意志消沉,实习时出现迟到早退,甚至旷工等违纪现象。
(四)学生对企业认识不明朗,存在理念不清的意识问题。
从学校到企业,从教室到车间,从“校园人”变为 “企业人”的角色跨度大,部分顶岗实习学生出现心理紧张、焦虑,认为顶岗实习要与正式员工同样上班,工作繁重,还经常加班加点,有时还要上晚班,工作时间太长,身心无法承受,怕苦怕累,拈轻怕重,甚至以企业违反劳动法作为借口,违规违纪甚至违反协议当逃兵。部分学生党员由于对企业文化没有明确的理解,在实习过程中无法适应角色的转变,思想意识上不坚定,出现偏激的言语,影响全体实习学生的思想稳定。
(五)学生人际关系处理不到位,存在缺乏合作的团队问题。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生又是企业的员工,这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