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移民子女指的是在城市化进程中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在城市工作、生活时间较长的群体的子女,主要包括农转非新移民子女、农民工子女及进城经商人员的子女等。随着广州城市化进程,城乡结合部区域出现了庞大的城市新移民子女群体。该群体在成长过程中因缺乏关注或关爱,容易出现自卑、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情绪波动、交往障碍、青春期困惑和升学焦虑等心理问题及异常行为。这些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和重视。
一、城市新移民子女常见心理问题现象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城市新市区,学生约80%来自于城市新移民家庭,其中51%来自外来务工家庭。2012年,我们开展了《城乡结合部小学生心理问题预防与矫正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通过与中山大学心理系携手合作开展的调查研究发现,学生中存在不少心理问题。
1. 缺乏自信心和信任感。2013年我们对一年级44名同学的实验研究发现,72.1%的受测儿童能够将特质和相应的情景匹配起来做出正确的信任判断,这种信任判断对他们的行为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而受测学生中大部分孩子表现得比较拘谨、害羞,不敢表达和展示自己,对集体缺乏安全感。这表明他们缺乏一定的自信心和缺乏足够的线索和信息来做出对同伴及集体的信任判断。
2. 情绪问题。我们对四、五年级309名学生开展的调查研究表明:学生中普遍存在情绪症状和部分存在品行问题,并且教师眼中的孩子行为问题与孩子自己眼中的存在差异。并且孩子真正可能严重的品行问题教师都没有怎么关注到。对于男生而言,教师过于关注孩子的多动行为而忽视孩子的情绪症状,但是对于女生来说,孩子自己可能会感受到更多的情绪问题,但这方面是老师没有观察到的。
3. 交往障碍。我们对五、六年级八个班的调查研究表明:(1)每个班中都有处于孤立状态的学生,即只有指向外的箭头,而没有指向自己的箭头。(2)部分班级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群现象(如第4、5、6、8班)。说明这些班级的凝聚力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问题。
4. 升学焦虑。近几年来我们发现五、六年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态度总是出现问题,成绩急剧下滑很明显,甚至出现个别学生到了六年级后开始逃避现实,逃学、厌学的现象。
5. 青春期困惑。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实践中我们发现了不少关于青春期好奇行为和异常行为的个案。例如,男生喜欢偷窥女厕所、骚扰女同学、假扮成人与女网友网恋等,女同学对自己性征变化表现不知所措、害羞、甚至恐慌的个案。
二、教育措施
(一)家庭教育是影响孩子的根本
城市新移民子女的心理问题往往跟家庭教育有直接的关联,家庭教育是容易被忽视而却又不能被忽视的重要问题。一旦家庭教育出现问题,导致孩子心理问题的出现,就难以用其他方法得到弥补。首先,家长要与孩子从小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保持良好的交流和沟通,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况,给孩子温暖、温馨的家庭氛围。其次,要重视培养孩子敢于表达和展示自己,敢于与人交往交流,多带领孩子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和交流活动,引导孩子融入城市生活。再次,家长要保持与学校密切联系和沟通,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共同引导教育孩子,预防问题的出现。
(二)学校教育是预防孩子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
1. 用良好的校园环境熏陶感染学生。
首先,创建良好校园环境,让校园环境赋予生命情感。让校园每一块墙壁成为“会说话,能说话”的“对话墙”,让校园充满温馨和谐。例如,张贴悬挂名人名句,以鼓励鞭策学生树立乐观开朗的心态和坚强毅力品质;校园注重绿化、美化与校舍校貌融合统一,以让学生感受到和谐和安全,改善学生心理环境。学生通过观看花草、欣赏图画、阅读经典名言,潜移默化的净化心灵,达到育人心智、提升美德、树立理想、建立信心的作用。
其次,营造良好人文环境,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