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我校立足于学校发展理念文化系统的实践,从传承与创新学校文化的角度,构建了“方圆教育”理念,学校理念文化的系统实践让学校特色逐渐显现。
一、实施方圆管理:方圆容和,刚柔相济
1. 欲方先圆——理解、尊重
在学校管理者过程中,我们强调“先圆”,就是在理解、尊重师生个人愿景的基础上,共同建立学校的共有理想,形成学校独特文化。其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设身处地体验教师和学生的各种感受,从而形成一个和谐平等、相互尊重并具有向心力的集体。
2. 以圆促方——协调、认同
在学校管理中,我们不是单纯的宣布上级文件,不是一味地要求下级严格服从上级的命令,而是要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协调与合作将全体教师“扭成一条绳”,认同学校的工作,并为之而共同努力。
3. 大方小圆——原则、关怀
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坚持原则,明辨是非,严格要求教师不折不扣地落实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力求做到公平、公开、公正。在执行制度管理过程中,注重人文关怀,提高生命质量。
二、打造方圆团队:方正有道,圆润无声
为打造一支“方正”教育品格,“圆润”教学智慧教师团队,学校基于校本研修实施“一二三工程”。一即“一个论坛”,开设方圆论坛,邀请专家行家登坛讲学,促教师修身齐校。二即“二个工作室”,创建方正校本研修室和圆润课堂工作室,基于课堂课例教学,基于小课题研究,基于教师专业成长,苦炼内功。三即“三个平台”,搭建学习、展示、反思平台。学习平台提供学术支持,请进来借力成长,走出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展示平台提供体现教师自我价值的舞台,教研课、展示课、汇报课、经验分享会等展示教师创造空间;反思平台激发教学智慧。一二三工程追求方圆有序,让教师真切地感受到教育教学的幸福。
三、建设方圆课程:规范执行,融合实施
我校方圆课程在下述三级课程结构体系下规范融合实施。
(一)国家课程校本化
1. 校本化的方式:学科渗透。
通过国家课程渗透学校“方圆教育”理念,实现育人目标,如通过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使走方走正每一步;通过语数英、科学、综合实践、信息等学科使学生走圆走通每一步;通过体育(体活)、劳动等课程使学生走强走直每一步;通过艺术(美、音)使学生走优走美每一步。
2. 校本化的途径:打造方圆课堂。
我校通过《“二元五次”常态课例研究》、《基于信息技术的“跨越式”课题》和《基于反思性的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打造学——思——行——省四步课堂教学模式来实现课程的“方圆”,培养“智圆行方”的学生。
(二)校本课程特色化
1. 校本课程普及化。
普及三棋知识。为了让棋艺得到更好的普及,利用学校课程的课时,一二年级每周开设一节中国象棋课,三年级每周开设一节围棋课,四年级每周开设一节国际象棋课,聘请棋院专业教练任教,实现三棋普及。
2. 校本课程主题化。
校队集训。我校采取普及和拔尖相结合的方法,在普及课里发掘有潜质的棋手组建学校棋队,邀请棋院的大师担任教练,每周两个时段的训练,切实提高小棋手的棋艺,并组织队员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锻炼棋手的技能和素质,同时也为区市棋队输送人才。
以赛代练。学校利用兴趣课的时间,定期组织班际棋赛,即可检阅棋手的水平,又可达到以赛代练的目的。
3. 校本课程综合化。
我们不仅在棋艺课里学棋,在其它学科如综合实践活动、语文、品德、美术、信息技术、体育等课程教学中也同样渗透棋文化,实行学科融通。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三棋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网上收集棋艺知识,还让学生进入网络棋室和棋手对弈,优化三棋教学过程。在美术教学中以“棋”为主题,指导学生用废旧物品等制作棋子和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