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既是提高教育工作效率的关键,又是衡量学校领导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教师能否积极能动地开展各项教书育人的工作,是“科技兴国”国策能否落到实处的重要决定性因素之一,关乎到“百年树人”大事业的发展。
一、满足教师需要的管理策略
1. 认知评估教师需要
学校领导必须正确理解并承认需要对人积极性发挥有重要意义,认真分析、调查、了解老师的各种需要。老师需要内容丰富多样:有主导、辅助,合理不合理之分;也有高级、低级、正确、错误之别。它要求学校领导运用需要理论,深入老师进行调查,了解和分析,在做到心中有数的情况下,视需要的特点和性质予以区别性且合理性的满足。
2. 关心满足正当需要
当前,解决满足教师合理需要的关键在于:学校领导要以权为公,克服以权谋私。以权为公是指领导要以调动教师积极性为重,先想老师之想,先急老师之急;以权谋私则指领导于老师的需要不屑一顾,先想自己所想,先急自己所急。
满足教师对工作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各尽其长,施展自己的才能。要注意工作安排上的科学性、合理性,要允许老师在学校里对工作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性。应对教师工作过程和结果经常、及时予以满足。学校领导对在工作过程中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卓有成效的教师要予以奖励。
3. 引导发展高层需要
生理需要的满足,如若不予引导、提高,不仅不会产生动力,反而会变成阻力。“玩物丧志”是指物质丰富后,时间一长就畸生空虚感。学校多数教师以精神文化、创造成就需要为主,但不否认少数教师对物质需要的过高追求性。为此,在改善、满足教师生活、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