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性和生活化。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练习的设计既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让他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又要具备典型性,集中体现课堂教学内容的精华,做到题量适当,恰到好处,举一反三,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拓展性和开放性。拓展和开放有发散、探究、发展、创新的含义,这样的问题,通常是条件、问题不完备、答案不唯一、解题方法不统一的练习,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保持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内在的智力,促使其思维越来越灵活、聪明。
(2)课堂训练的一般环节。
学校要求课题组成员要做课题研究的实践者,从每节“家常课”的实际出发,读懂教材,精心设置每个教学环节,精心设计每道课堂练习题,精讲多练,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提高每节课的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在实践中逐渐总结出课堂练习设计的一般环节如下:预习性练习、引入性练习、尝试性练习、巩固性练习、拓展性练习,课堂作业。在集体备课中,我们着重研究每个知识点前后知识间的联系,如何根据学生的学情全局性地考虑课堂练习的预设,以及对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作出必要的预判,以更有效地进行课堂操控等问题。预习性练习一般要求尽量简单,数量适当,有启发思考的作用;引入性练习主要是旧知回顾,设计要求是能帮助学生建立新旧联系,起到以旧引新,承先启后的作用。尝试练习的目的是先学后教,少教多学,让教师教不越位,让学生学要到位。巩固性练习主要针对新授内容的掌握,练习的目的是以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为出发点,设计要求形式要丰富多样,尽量面面俱到,并要求最大限度地照顾中下层生。拓展延伸练习的设计方向是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主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方面的设计,还要考虑向学生展示数学的魅力,吸引更多学生真心喜爱数学。课堂作业的设计目的是一方面巩固学生所学,另一方面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尽量不留重复、无效、低效的课外作业,课外作业可设计操作性、思维拓展性、实践应用性的少而精的作业。由于明确了课堂练习设计的原则和一般环节,全体数学教师较以前有了更为清晰的备课方向和方法,备课、上课、课堂调控能力得以加强,教师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效果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责任编辑 罗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