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有清晰的认识。所以,老师要整理出一套清晰的各年级符合课标精神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时候也相应地提高作文水平。实践表明,学生了解学习结果比不了解学习结果更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情感,促进学习的进步。因而作文批改首先要及时,以满足学生尽快了解自己写作结果的情感需要。其二,要善于点拨,富有启发性。恰当的评语既能使学生明确方向,逐步找到作文门径,又能通过它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其三,褒贬适度,注重鼓励性。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对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具有催化作用,作文批改要善于捕捉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特别对后进生,更要多加鼓励,让每个学生见了作文评语后都有成功感。其四,评语要有公正、中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发现自己真正写的好的地方,也能柔能刚有哪些是以后可以重点培养和发挥的;同时也可以看到自己不足之处,扬长避短。像什么“中心突出,表达流畅”之类的不到位的评价,草草了事,就会使学生从情感上拒绝它,讨厌它,甚至产生消极对立情绪。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更不能真正引导和指导学生的习作。 习作教学只要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喜欢写,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拓展习作的素材,再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方法的运用,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蓝天下自由地驰骋,放飞自己的心灵。
同时我们的作文教学改革首先要明辨评价弊端,从作文评价入手,强化教师的年级意识,正确了解教学要求,不拔高或降低要求;随着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对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帮助其提升与进步;让学生尽可能学会相互评改作文,培养敏锐的读者意识。通过建立科学的训练方式和评价标准来影响和引领我们的小学作文教学改革往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