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新的一轮课堂改革中,无疑,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主战场,无论是先进的教育理念,还是优秀的教材,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上,体现老师的观念、方法的改变,推进教学创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我在十几年的初中英语教学中认为,一堂课是否上得成功,教学效果如何,和学生对这堂课的感觉很有关系。培养兴趣,树立自信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一、钻研新课标,激发学习动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好在面向全体同学,尊重个性发展,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上“显灵”。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校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提倡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因此,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教师观念转变,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主,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观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更新观念中,重视审视课堂中生命的律动,主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实现新课堂改下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转变,确立教师和学生是民主的、平等关系,从而达到改变旧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以及评价方式。英语教学应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以教材牵动,全方位培养兴趣,突出自身教学特色。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使我逐步形成了“培养兴趣、主体参与、分层教学、异步达标”的课程教学模式。
1.指导预习工作,帮助学生学会听课,学会笔记
课前自学是学生学好新课,取得高效率的学习成果的基础。不仅可以培养自学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课前自学可以发现疑难引起思考,减少听课的盲目性,增强听课效果。对于初中生来讲,提前了解上课的内容,找出课文中的难点就更为重要了。我要求他们自己查词典,先解决单词这一问题,然后找出课文中的难点。一段时间以后,一些学生发现,通过预习,上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听课是学习过程中的重中之重,而笔记是一种永久性的系统性的记录,对于复习已学过的知识非常重要,对于克服头脑记忆储存知识的局限性非常重要。但是要同时听课,又要记好笔记,对于初中生来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在一开始,我要求他们以听为主,先保证听,笔记可以课后做。为了保证效果,我给每个学生派了个小老师,每节课后帮助督促他们记笔记,并检验听课的效果。有了这些小老师的帮助,听课问题就解决了。
2.及时复习,反复练习
课后及时复习能加深和巩固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系统地掌握新知识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所以,科学的、高效率的学习,必须把握“及时复习”这一环,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过知识后的短时间内遗忘很快,而往后遗忘的速度减慢,因此复习要及时,要在学后当天进行。反复阅读教材,对照笔记,记忆掌握重点内容。对这方面,教师可以争取家长的帮助,坚持下去,必有成效。教师应引导学生争取各种训练机会反复练习,以提高英语水平,对学生的作业,应经常面批,虽然费时,但这样让他们面对自己的错误及时订正,养成按时交作业的习惯。尤其是让人头疼的作文。要求学生朗读背诵学过的句型课文,一开始的时候可以分层布置作业。使他们由厌学变为乐学,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时刻面临的艰巨任务,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持久战。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不是三言两语能讲完的,但是只要我们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因人施教,因类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让性格各异的学生“争奇斗艳”,那成功的果实一定属于我们。
现以初中英语课本中的对话实践课为例加以说明。这是一节的主题是:Get ready for the tirp to an island. 我事先在晚上收集了一些风景图片,上课时展示给学生,学生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说到:Oh, it’s so beautiful. I konw it’s Jiuzhaigou/Lijiang/Yandanshan…I have been there .老师趁势问道:Where have you been? Who did you go with? How did you go there? Can you tell us something interesting there? 这时候学生已经沉浸在旅游所带来的乐趣中。我又追问道:Do you want to go out have a picnic with you friends? If do, what will you take with you? 学生四人为一组热烈的讨论,给出了许许多多的不同答案,有food match knife stick rope pot water tent……每一组都希望给出比此组更多不一样的东西,这时他们互相借鉴着,又互相竞争着。我再问道:Do you want to go a new place you’ve ever been to? Why? 经过讨论,学生已经在脑海中勾画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