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2:教育管理·协商民主与共同治理:大学实现民主管理的重要路径
上一页3   4下一页  
 
标题导航
2015年03月15日 星期日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协商民主与共同治理:大学实现民主管理的重要路径
  在社会上发挥示范作用,最终建设具有宪政精神的公民文化,主动、自觉地实行在广泛和充分协商基础上的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监督,建设协商政治的文化底蕴。

  2.共同治理对抗各自为政

  在一个权力体系中,不同权力主体的各司其职,其职权也有一定的边界。在我国公办大学的权力机制中,政治权力司决策,行政权力司执行,学术权力司监督,教代会等组织机构司监督和反馈。这就必然涉及一个问题,这些不同权力主体之间的边界是越清楚越好,还是相对模糊比较好?不同权力是“各人自扫门前雪”比较合适,还是协同作战,共同治理比较合适?本文认为,结合我国公办大学权力机制的现实问题,通过共同治理的方式,促进内部权力机制的整合,实现民主管理的目标,是理论必然,也是实践应然。

  首先,大学的组织特性决定了大学内部的各种权力之间的边界是模糊的。如前所述,大学作为一个松散的组织,其内部结构呈现网状交织结构,即不同权力之间交叉融合的特性明显。这种网状结构比条块分割式的权力结构更为稳固,但网状结构中的不同权力主体的职能也必然是交叉融合的,无法清晰地区分开来的。推动大学发展的,是不同权力相互作用之后产生的合力,而不是单个权力分别作用于大学的结果。

  其次,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的特性,决定了参与大学治理的主体的多样化,这使得大学走向共同治理成为必然。高等教育多样化是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伴相生的概念,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产物和客观趋势,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途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念的鼻祖、美国教育学家马丁·特罗教授最早提出高等教育多样性理念,在他看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就是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中期阶段,仅就大学内部治理而言,由于投资渠道的多元化、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以及大学不断追求办学效率与效益等自身发展完善的需求,都决定了参与大学治理的主体呈现着不断增加的态势。而这些不同的办学主体必然都已在或将在大学的权力版图中占有或大或小的一席之地。这种管理主体(或者说权力主体)的多样化的过程是渐进式的,从一元权力结构到二元权力结构,再到三元权力结构乃至多元权力结构,不仅有学术权力这一大学古老传统的力量的崛起,也有教代会这一代表广大普通教职工的群众组织的参与,甚至还有学生组织的参与,以及按照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一些社会力量的逐步参与。在我国公办大学的办学实践里,已经有不少“喝头啖汤”的大学建立起了董事会制度,吸引政府、社会、企业、学生家长等多种主体进入大学董事会,参与大学管理,共同谋划大学发展,决定重大事项。

  第三,共同治理是符合民主管理目标的权力机制。一种民主的权力机制一定是互利的机制。在社会发展不完善的阶段,自利的权力格局普遍存在,它是对应自利人性的一种自然的形态,也是符合经济学原理的一种社会现象。在一元权力结构中,权力格局一定是自利的,因为没有第二种及以上种类的权力与之分配权力,更没有另一种足够强大的权力对其进行制约监督。然而进入二元乃至多元权力结构之后,如果仍延续这种自利的权力机制,每一种权力都竭力扩张,争取资源,彼此保持距离,那么这样的权力机制采取的决策形式一定是僵硬的,即哪一种权力主体占据的资源丰富,拥有话语权,就由哪一种权力主体决策,这将使得多种权力之间无法聚合,决策者得不到其他权力所代表的群体的拥护,更无法得到民众的共识与认同。正是自利的权力机制所产生的种种弊端,使得在无数的冲突和由此引发的对大学发展的阻力之后,在高等教育管理领域引入了共同治理的理念。作为共同治理的核心,协商过程是对社会普遍存在的自利意识的矫正,强调通过共识形成决策的新的权力机制,最终使得权力格局从自利变为互利。而互利使得广大民众对于权力的掌握者的敌视减轻,对于大学产生了充足的归属感。这是权力机制的最有效的“润滑剂”,也是完全符合民主管理定义的一种权力整合方式。

  参考文献:

  [1]王绍光.民主四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2.

  [2]列宁选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6:257.

  [3]陈小鸿,姚继斋.论高校民主管理的内涵、特点及其实现途径[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6.

  [4]傅静.“协商性民主”与“竞争性民主”相结合:中国民主政治模式[J].学习与探索,2010(3):63.

  [5]吴慧平.西方大学的共同治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02.

  [6]Gayle,Dennis John.Governance in the twenty-first-century university[M].San Francisco:Wiley periodicals,2003:56.

  (责任编辑陈志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01页:封面
   第002页:封二
   第003页:刊物简介
   第004页:目录
   第005页:目录
   第006页:目录
   第007页:区域研究·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
   第008页:区域研究·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
   第009页:区域研究·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
   第010页:区域研究·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
   第011页:区域研究·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
   第012页:区域研究·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
   第013页:区域研究·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
   第014页:区域研究·广东省本科学校结构、布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
   第015页:教育管理·风险规制、过程管控及价值衡量
   第016页:教育管理·风险规制、过程管控及价值衡量
   第017页:教育管理·风险规制、过程管控及价值衡量
   第018页:教育管理·风险规制、过程管控及价值衡量
   第019页:教育管理·协商民主与共同治理:大学实现民主管理的重要路径
   第020页:教育管理·协商民主与共同治理:大学实现民主管理的重要路径
   第021页:教育管理·协商民主与共同治理:大学实现民主管理的重要路径
   第022页:教育管理·协商民主与共同治理:大学实现民主管理的重要路径
   第023页:教育管理·“自媒体”时代下高校“文化育人”的范式危机及其重建
   第024页:教育管理·“自媒体”时代下高校“文化育人”的范式危机及其重建
   第025页:教育管理·“自媒体”时代下高校“文化育人”的范式危机及其重建
   第026页:教育管理·“自媒体”时代下高校“文化育人”的范式危机及其重建
   第027页:教育管理·“自媒体”时代下高校“文化育人”的范式危机及其重建
   第028页:教育管理·“自媒体”时代下高校“文化育人”的范式危机及其重建
   第029页:教育管理·朋辈互助:学校育人范式转换的一种新方式
   第030页:教育管理·朋辈互助:学校育人范式转换的一种新方式
   第031页:教育管理·朋辈互助:学校育人范式转换的一种新方式
   第032页:教育管理·朋辈互助:学校育人范式转换的一种新方式
   第033页:教育管理·学生贷款运行中的政府职能界定
   第034页:教育管理·学生贷款运行中的政府职能界定
   第035页:教育管理·学生贷款运行中的政府职能界定
   第036页:教育管理·学生贷款运行中的政府职能界定
   第037页:理论探讨·高等教育中“经济人”主体利益博弈分析
   第038页:理论探讨·高等教育中“经济人”主体利益博弈分析
   第039页:理论探讨·高等教育中“经济人”主体利益博弈分析
   第040页:理论探讨·高等教育中“经济人”主体利益博弈分析
   第041页:理论探讨·高等教育中“经济人”主体利益博弈分析
   第042页:理论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学术群体可视化知识图谱构建与分析
   第043页:理论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学术群体可视化知识图谱构建与分析
   第044页:理论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学术群体可视化知识图谱构建与分析
   第045页:理论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学术群体可视化知识图谱构建与分析
   第046页:理论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学术群体可视化知识图谱构建与分析
   第047页:理论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学术群体可视化知识图谱构建与分析
   第048页:理论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学术群体可视化知识图谱构建与分析
   第049页:理论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学术群体可视化知识图谱构建与分析
   第050页:理论探讨·学位授予纠纷的实质
   第051页:理论探讨·学位授予纠纷的实质
   第052页:理论探讨·学位授予纠纷的实质
   第053页:理论探讨·学位授予纠纷的实质
   第054页:理论探讨·学位授予纠纷的实质
   第055页:比较教育·美国高校筹资机构建设及启示
   第056页:比较教育·美国高校筹资机构建设及启示
   第057页:比较教育·美国高校筹资机构建设及启示
   第058页:比较教育·美国高校筹资机构建设及启示
   第059页:比较教育·美国高校筹资机构建设及启示
   第060页:比较教育·台湾私立高校发展考察报告
   第061页:比较教育·台湾私立高校发展考察报告
   第062页:比较教育·台湾私立高校发展考察报告
   第063页:比较教育·台湾私立高校发展考察报告
   第064页:比较教育·台湾私立高校发展考察报告
   第065页:学科与专业·地方重点工科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第066页:学科与专业·地方重点工科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第067页:学科与专业·地方重点工科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第068页:学科与专业·地方重点工科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第069页:学科与专业·地方重点工科院校重点学科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第070页:高职教育·中德高职实践教学的比较研究
   第071页:高职教育·中德高职实践教学的比较研究
   第072页:高职教育·中德高职实践教学的比较研究
   第073页:高职教育·中德高职实践教学的比较研究
   第074页:高职教育·中德高职实践教学的比较研究
   第075页:高职教育·中德高职实践教学的比较研究
   第076页:高职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瓶颈与对策
   第077页:高职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瓶颈与对策
   第078页:高职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瓶颈与对策
   第079页:高职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瓶颈与对策
   第080页:民办教育·高校与企业合作模式的独立学院发展战略研究
   第081页:民办教育·高校与企业合作模式的独立学院发展战略研究
   第082页:民办教育·高校与企业合作模式的独立学院发展战略研究
   第083页:民办教育·高校与企业合作模式的独立学院发展战略研究
   第084页:民办教育·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的构建
   第085页:民办教育·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的构建
   第086页:民办教育·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的构建
   第087页:民办教育·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的构建
   第088页:开发大学·我国开放大学建设的路径及模式选择
   第089页:开发大学·我国开放大学建设的路径及模式选择
   第090页:开发大学·我国开放大学建设的路径及模式选择
   第091页:开发大学·我国开放大学建设的路径及模式选择
   第092页:留学生教育·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来华留学生的教育需求与体验分析
   第093页:留学生教育·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来华留学生的教育需求与体验分析
   第094页:留学生教育·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来华留学生的教育需求与体验分析
   第095页:留学生教育·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来华留学生的教育需求与体验分析
   第096页:留学生教育·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来华留学生的教育需求与体验分析
   第097页:留学生教育·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来华留学生的教育需求与体验分析
   第098页:教师与学生·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特点实证研究
   第099页:教师与学生·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特点实证研究
   第100页:教师与学生·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特点实证研究
   第101页:教师与学生·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特点实证研究
   第102页:教师与学生·高校教师跨学科交往特点实证研究
   第103页:教师与学生·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104页:教师与学生·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105页:教师与学生·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106页:教师与学生·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107页:教师与学生·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108页:教师与学生·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的实证研究
   第109页:教师与学生·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影响就业质量的实证研究
   第110页:教师与学生·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影响就业质量的实证研究
   第111页:教师与学生·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影响就业质量的实证研究
   第112页:教师与学生·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影响就业质量的实证研究
   第113页:教师与学生·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影响就业质量的实证研究
   第114页:教师与学生·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影响就业质量的实证研究
   第115页:教师与学生·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影响就业质量的实证研究
   第116页:教师与学生·基于社交媒体的大学生求职模式探微
   第117页:教师与学生·基于社交媒体的大学生求职模式探微
   第118页:教师与学生·基于社交媒体的大学生求职模式探微
   第119页:教师与学生·基于社交媒体的大学生求职模式探微
   第120页:教师与学生·基于社交媒体的大学生求职模式探微
   第121页:教师与学生·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第122页:教师与学生·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第123页:教师与学生·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第124页:教师与学生·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第125页:简论·高等院校语块识别实验研究
   第126页:简论·高等院校语块识别实验研究
   第127页:简论·高等院校语块识别实验研究
   第128页:简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特性及发展
   第129页:简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特性及发展
   第130页:简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特性及发展
   第131页:封三
   第132页:封底
协商民主与共同治理:大学实现民主管理的重要路径
高教探索教育管理·协商民主与共同治理:大学实现民主管理的重要路径022协商民主与共同治理:大学实现民主管理的重要路径 2015-03-15 2 2015年03月1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