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14-10-12
作者简介:包海芹,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孙千博,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毕业生。(北京/100081)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大学募款组织结构及其效率研究” (10YJC880004)的成果之一。 摘要:美国高校主要依赖其成熟的筹资系统吸引社会捐赠。本文重点分析了美国高校筹资机构设置、筹资人员构成、常用筹资手段,以及经费使用和管理等。最后,借鉴美国高校筹资机构发展经验,提出了我国高校筹资机构建设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高校;筹资机构;美国
众所周知,美国高校筹资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美国的很多私立高校就是由学校募集私人捐赠建立而成的。传统上美国公立高校主要依靠州政府和联邦政府的财政资助,然而,二战后随着政府对公立高校财政拨款的减少,公立高校开始重视从私人、企业、基金会和其他社会组织募集捐赠资金。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国高校已建立了专业化的筹资组织机构,聘任专职人员从事资金募集工作。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迈进,高校在校生人数激剧增加,高校财务风险凸显,很多高校纷纷建立了教育基金会、校友会等筹资机构,负责学校的对外联络和资源拓展,但这些机构在组织结构建设和运行机制方面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美国高校筹资机构的组织方式、管理模式和运行等,可以为我国高校筹资机构的建设提供借鉴。
一、美国高校筹资机构设置
美国高校筹措大笔款项最初主要依靠个人呼吁的力度,校长或教师单独劝说捐资者进行捐助是最普遍采用的形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募捐开始变成有组织的行为。很多高校成立了比较成熟的引资系统,用于从商人和实业家筹集资金,并建立校友的联系网,定期直接向他们提出捐赠请求。[1]1890年耶鲁大学校友基金会成立。1897年,密西根大学建立校友会组织,并于1914年发起募款活动。1891年,堪萨斯大学成立了堪萨斯大学捐赠基金会,接受来自校友的捐赠。20世纪初期,美国高校开始聘用专职人员执行募捐工作。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了能够募集到更多的私人资金,美国高校纷纷设立大学基金会、发展(事务)部(或称“发展委员会” 、“发展办公室”等),聘请专门负责发展事务的长期职员为学校募款。这标志着美国高校筹资逐渐走向专业化发展阶段。
一般地,高校发展部由一位主管副校长负责,代表学校拓展对外关系,营销大学资源,争取社会支持和资源投入。发展部下设年度募捐办公室、计划募捐办公室、大额募捐办公室、企业和基金会联络办公室、捐赠人研究办公室和行政办公室等专业部门。(1)年度募捐办公室。主要负责学校年度募款活动。通常捐款额在25000美元及其以下捐赠都由年度募捐部负责。(2)计划募捐办公室。主要负责处理遗产捐赠、信托、寿险、保险政策等。(3)大额募捐办公室。主要负责捐赠额在25000美元及以上的募捐工作。(4)公司与基金会联络办。负责联络并从公司和基金会获得捐赠。(5)捐赠人研究办公室。负责对个人、公司、企业和基金会捐赠信息搜集和捐赠能力评估等。(6)行政办公室。负责整理捐赠信息、分析捐赠数据和撰写筹资报告等。
美国高校发展部根据设立的层次和权力配置,大致分为三类。
一是集权化发展部。学校所有的募款项目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