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从重点学科的重复数量来看
从表1可以发现,样本中的地方重点工科院校的不少重点学科是有重复的,我们按照重点学科出现次数对10所样本地方重点工科院校的重点学科的出现次数进行统计,结果如表4所示。其中,把材料学作为重点学科的高校有6所之多,另外分别有5所高校把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岩土工程作为重点学科,而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加工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数学、企业管理学科也各自有4所院校。这表明我国地方重点工科院校的重点学科之间存在较大的重复性和相似性。同时这也意味着,作为地方重点工科院校的重点学科与专业可能与重点大学和普通大学之间存在较好的区分度,但地方重点工科院校之间的同质化问题仍较为严重,这值得相关部门重视。
4.从重点学科的归属级别来看
在10所地方重点工科院校中,共有145门重点学科,但从重点学科的级别上看,仅有三所院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具体而言,仅有成都理工大学拥有3门国家重点学科和1门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南京工业大学有1门国家重点学科;西安理工大学也有1门国家级重点学科;其余7所样本高校均只有省级的重点学科。这表明,对我国地方重点工科院校而言,无论是重点学科的数量,还是重点学科的专业建设质量,仍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地方重点工科院校重点学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点学科的建设倾向于全面发展,没有集中在工科上
从本文选取的10所地方重点工科院校的重点学科建设上看,只有长春工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和成都理工大学的重点学科由单纯理工科组成,除了成都理工大学等院校的理科占比较高外,其他7所院校则多数以工科为主、理科为辅,还夹杂其他学科。虽说地方性高校应该结合实际、以自身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为基础,以服务当地社会经济为主要任务,但是鉴于资源的有限性,若初始目标过于广阔,则必将导致地方重点工科院校不能形成特色优势。换句话说,对地方重点工科院校而言,对理工科以外其他重点学科的投入无疑会分散其资源和特色的形成,因为无论重点学科与专业建设中的师资队伍、学科带头人,还是学术梯队建设、教学条件等都需要足够的资源投入。但地方性高校与重点大学之间存在天然的资源不足的情势,因此,在重点学科的资源并不宽裕的条件下,谈何在理工科以外学科瓜分?!在地方重点工科院校定位于全面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导致了重点学科的建设也紧紧跟随定位,从而影响了重点学科与专业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2.在工科建设上,特色优势学科的主导不够充分
尽管也有少数地方重点工科院校的重点学科建设着重于其优势或特色专业上,例如成都理工大学以地学为优势,综合发展了地质工程、构造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油气田开发工程等重点学科,但大多数高校的理工科还是分布得很零散,而且不少理工占比各半,没有形成系统的学科群和学科的核心竞争力,长期下去将会导致重点学科发展分散,难以交流合作,相互争夺资源。另外,地方重点工科院校培养自己的特色优势学科,有助于



